今周刊編按:航運股連漲4天後跟著大盤熄火,包括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週三(4/16)都是呈現下跌的局面,對此分析師表示,驅動航運股股價上漲的核心因素有兩個。同時也提醒投資人短線可開始考慮分批獲利了結,有獲利即可分批出場,因政策紅利消退後股價承壓,另可設定動態止盈點,如跌破5日均線,鎖定收益。
日期:2025-04-16
色彩擁有能量,不僅能改變空間氛圍,也能調適一個人的情緒。跟著設計師、藝術家觀察生活裡的五顏六色,在居家、城市、藝術等不同領域中,進行視覺的探索小旅行,藉由配色提升空間美學,探索寶島特有的在地色彩。
日期:2025-04-16
三名十五歲的國中學生,憑藉特別切入點,選擇以紅樹林與海草為研究對象,經長時間實驗得到的研究結論,獲得評審肯定,成為赴美國參加高等科展競賽的台灣代表之一。
日期:2025-04-16
當美國總統胡佛簽署法案時,1930年關稅貿易戰正式鳴槍開打,結果卻陷入「保護—報復—崩潰」的死亡螺旋,美股3年暴跌89%,如今川普再度讓歷史重演,投資人該怎麼因應?
日期:2025-04-14
經濟學家吳嘉隆接受《鉅亨網》專訪,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進行深入討論,他拆解川普的動機與戰略,包括重塑美國製造業、增加財政收入、刺激經濟、解決國債、重整國際經濟秩序、迫使各國選邊站等 6 大意圖,他並進一步剖析,台灣在這場美中貿易戰中扮演的角色不可小覷,台灣擁有他國無可取代的 5 大談判「籌碼」,可望在這場大國博奕戰下全身而退。
日期:2025-04-13
很多人以為債券=長債?還有網友抱長債3年,就遇上2次股債齊跌,覺得失望,好像要買中短債才對?退休理財作家嫺人說明,債券投資至少該知道,債券不等於長債,退休投資也不建議長債,因為長債波動高,連巴菲特都認為長債CP值不高。美國退休投資是中期債,10年債已經是長債,不像台灣流行20+債,嫺人自曝00679B從2022年至今還在虧。
日期:2025-04-13
編按:現年45歲(1980年出生)的雷浩斯,畢業於師範學院藝術教育系,曾在遊戲公司擔任美術設計師。從大學時期就開始學習投資的他,30歲存款就突破千萬,十多年前毅然決然轉換跑道,成為專業投資人,在40多歲時便已實現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財富自由。近期由川普關稅政策引發的史詩級股市波動中,雷浩斯在短短幾天內,實現了高達453萬元的驚人獲利,他是怎麼辦到的?
日期:2025-04-11
1900年,距今一百多年前,清末老佛爺霸氣向13國宣戰,電視劇「走向共和」把這一段歷史詮釋地很好,這一段演出一直令我印象深刻。解放日川普大帝在白宮草坪上重現百餘年前老佛爺的霸氣,這是歷史的一幕。歷史總是一再重演,老佛爺的故事告訴我們,霸氣外露會變成「側漏」,然並卵(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的縮語)!
日期:2025-04-10
投資是一項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有難度的事,說容易,是因為它擁有自己的邏輯框架和運行規律。只要抓住重點,賺錢就會變得比較輕鬆;反之說它很難,則是因為人類的行為既受理性控制,卻也常受情緒支配。
日期:2025-04-10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在周三(4/9)中午正式生效,對台課徵32%對等關稅可謂「暴力關稅」,不僅數字高於亞洲主要經濟體平均28%的水準,也高於60個受影響國家平均受影響的數字29%。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模擬,在最糟的情況下,川普關稅對台灣造成的直接與間接影響,恐侵蝕台灣GDP成長率約2.5個百分點。星展預估,台灣2025年與2026年GDP成長率分別為3%與2.4%,但已面臨顯著下修壓力。馬鐵英強調,唯有透過積極談判與財政刺激措施,才有望減輕未來可能浮現的經濟損失。
日期: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