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賺錢的子公司,最大的事業體,都分給童子賢,卻被認為是「拋棄」,分到的是「破船」,在華碩分家八年後,《今周刊》獨家訪問施崇棠,揭露那些年不為人知的分家內幕。
日期:2015-04-16
50歲賈先生有一筆資金100萬元,他想要靠自己存退休金,於是他買了類全委變額年金,約定撥回率6%,每年幾乎可以領回6萬元的撥回金額。
日期:2015-04-12
2002年,台灣引進第一張投資型保單,但10多年來,投資型保單卻常因為銷售不當而引發許多申訴。根據金管會保險局網站公布數據顯示,投資型保單的非理賠糾紛一直是非理賠申訴案件的第2名,僅次於壽險。至於非理賠糾紛的肇因,又以「招攬糾紛」為最大宗。
日期:2015-04-11
中小型股、油價下跌受惠股及醫療相關股的正向股價看,這些族群是台股第二季選股很重要的參考方向。2015年投資亮點公司掃描,本次提出國精化、豪展兩家公司與大家共勉。
日期:2015-04-09
李光耀一手創建的「新加坡模式」,不但讓新加坡人自豪,也吸引各國學習。新加坡媒體人李慧敏近日在台出書,對李光耀統治下的新加坡,及諸多重大政策與影響,呈現庶民觀點,《今周刊》摘錄重點,揭露讀者不知道的新加坡。
日期:2015-03-26
傑出基金「金鑽獎」是國內歷史最久、評選最嚴格的基金獎,也被稱為「基金界的奧斯卡獎」,穩中求勝、重視基本面,這是今年三大贏家基金經理人的共同特質,也是金鑽獎的一貫評選精神,他們的不敗投資心法,值得細細咀嚼。
日期:2015-03-26
台積電掌門人張忠謀老當益壯、仍在奉獻,這也許是那斯達克15年變遷給台灣帶來更大省思的地方,大家期待台股上萬點,但台灣還需要更多創新的力量!
日期:2015-03-12
二○一一年之前,台達電給外界的印象只停留在零組件製造廠,如今,它更是節能、環保的象徵。為這家老牌公司重新妝點的人是她——台達電品牌長郭珊珊。她的目標是要讓大家談起台達電,就想到節能。
日期:2015-03-05
過去幾年,國內投信經營艱辛。不只投信家數減少,資產管理規模也呈現「內減外增」趨勢,當國內投信跨出台灣,朝海外市場發展已是既定事實,主管機關就應創造公平環境,所有遊戲規則須一律平等。
日期:201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