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今天在政見發表會再度重申,他將打造「健康台灣」。他也說,健保已經走到不得不革新的地步,一定要確保健保能夠永續經營,要爭取多元的健保經費來源,但是也必須要去檢討各項支出的效益,讓健保可以持續保障國人的健康;他並再度強調推動護理師「三班護病比」入法及推動「百億癌症新藥基金」。
日期:2023-12-28
疫情期間,基層藥局推送藥到府、慢性處方箋領藥服務,逐漸改變民眾習慣,近三年社區藥局增加一千家,不少醫院藥師流往社區,藥師執業結構轉型對民眾會帶來什麼影響?
日期:2023-11-22
維他命B群、消化酵素等15項指示藥品,未來健保將不再給付,民眾如有需要必須自費,價格平均一顆0.5元,衛福部健保署說明,會再請各醫學會盤點每年用量小於5000顆的指示藥品,並於1個月後討論是否繼續給付。對此,醫界出現另一部份聲音,認為如果未來多項藥品都必須自費,恐怕民眾難以接受外,也會破壞醫病關係。
日期:2023-06-09
健保部分負擔費用原預計4月調整,健保署長石崇良今天說,因醫界對急診依檢傷分類收費有疑慮,經討論將改成依醫院等級定額收費,需重新進行法規預告程序,最快7月上路。
日期:2023-03-28
成立於民國91年的「健保愛心專戶」,在今年農曆春節前收到不願具名善心人士「陳先生」捐贈2000萬元善款,而這也是專戶成立以來最大金額的單筆捐款,如今陳先生終於露面,接受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致贈的感謝狀,他說希望盡自己一份力量支持健保,因此特地於年前捐款。
日期:2023-01-30
衛福部昨預告部分負擔調整方案,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檢驗檢查未來不再免費,一般藥費在區域醫院、醫學中心的上限增至300元,急診則依檢傷分類多收或少收。根據試算,新方案將有49.4萬人每年得付上逾3000元,外界質疑是在懲罰病患。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回應,要付到3000元不容易,做高價檢查才會這樣,此次的調整,低收入戶、重大傷病仍維持免部分負擔。
日期:2022-03-17
衛福部日前預告醫療機構設置標準修正草案,新設診所須符合環境友善規範,受到關注。多個民間團體今天表示,「診所要進步,支持衛福部」,支持修法建立診所更友善無障礙就醫環境。
日期:2022-02-16
2020年在新型冠狀肺炎的肆虐之下,造成全球經濟劇烈震盪,截至目前全球確診數超過1.11億人,死亡病例至少有247萬人。然而,國內外許多意義重大的公眾人物也相繼離世。美國《時代雜誌》(Time)更於年末公佈一則,2020年被打上一個紅色大叉叉的封面,副標題則是「史上最糟糕的一年」。
日期:2021-03-11
部桃園醫院群聚感染擴大,防疫升級,目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令整棟醫院都是「紅區」,擴大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約5000人。台鐵今早傳出一列車長在23日至桃園某醫院就醫,還是確診病患(案889)二度就醫的醫院,因而接獲居家隔離通知。對此,台鐵和指揮中心皆對此事件做出回應。
日期:2021-01-27
健保財務連四年虧損,2021年健保安全準備金就將見底。衛福部長陳時中今(31)日宣布,2021年起健保費率調整,自現行4.69%調漲至5.17%,台灣受僱者平均每人增加63元。例如,若是月薪2萬4000元的勞工,每人每月將增加34元;月薪3萬、7萬、18萬者,每人每月將分別增加44元、105元及262元。不過,依據先前試算結果,即使健保費率調漲至5.17%,健保安全準備金在2022年仍不足法定一個月的水準。陳時中表示,未來將以減少藥物浪費、檢討部分負擔費率與全面制度檢討改革等三大配套,「努力拼至少兩年不調整保費」。
日期: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