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研究院今(15)日發表由經濟部科技專案支持研發的「核酸分子檢測系統」,特點是不用等到COVID-19(武漢肺炎)的病人發病或仍在感染期,而是早在潛伏期就能抓出確診病例,而且採檢後1小時就有結果。這套系統適合佈署在機場口岸做先期過濾,或在社區過濾有感冒症狀的民眾,以收「提早發現、提早治療」的效果。工研院推出這套系統,顯示繼口罩國家隊後,台灣針對武漢肺炎的快篩國家隊儼然成型,在工研院之外還有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結合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發,針對進入感染期病人的快篩技術。不僅如此,工研院的「核酸分子檢測系統」獲得外國注意,已經有國家在洽談引進。
日期:2020-04-15
基亞生技(3176)歐姓執行董事,去年3、4月涉嫌內線交易,至少獲利2百萬,士林地檢署18日搜索基亞等6處,帶回歐等7人偵訊,檢方訊後認定,歐犯罪嫌疑重大,且串供、逃亡之虞,向法院聲請羈押,19日晚間士林地方法院裁定50萬元交保。
日期:2020-02-20
用創新引領科技研發,工研院連續12年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41項改變科技生活面貌的突破性科技,代表臺灣科技研發的堅強實力,不只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更帶領人類迎向美好未來。
日期:2019-12-17
醫學科技日新月異,近年興起的議題「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無疑是全球生醫界正積極投入的方向之一。但許多人會問,精準醫療是什麼?先來解釋一般的傳統醫療,透過常規檢查,如抽血、X光、超音波等,再經由醫生判斷、確診、給藥。
日期:2019-09-02
「我每一天都很後悔創業……,可是我有夢,(這個夢)大而殘酷;但是如果不創業,我會更後悔……。」剛送走來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投資人,一轉身旋即接受採訪的伊勒伯科技(Winnoz)創辦人、現年四十三歲的熊樂昌,儘管眼睛布滿血絲,但依舊精神抖擻,自剖創業一路走來的內心掙扎。
日期:2019-03-13
世界最大癌症藥物公司羅氏二○一八年發動數起併購,就是瞄準基因資訊。有了基因資訊,醫學更加精準,未來癌症標準療程的面貌,將會因此大幅改變!
日期:2018-12-26
二○一三年孫崇實和張博翔在募資平台上賣掉二十輛「器研所」出品的自行車後,他們對推行綠色交通這件事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想法。如今他們從自造,轉向優化共享單車。
日期:2017-12-14
麗寶集團跨足生醫產業的麗寶生醫攜手北榮,推出癌症檢測產品,繳出一張漂亮成績單。但其實背後,是總經理吳泓泰接手八年,從無到有,重整公司的努力。
日期:2017-10-09
旅美科學家何重人的最關鍵一役,就是將條碼縮至僅頭髮二十分之一,印在磁珠上,這可用於協助診斷傳染病、過敏原、癌症,背後更有全球百億美元的商機。
日期:2017-02-09
全台共有48萬癌症病人,過去診療癌症過程充滿了「不確定」, 醫師無法事先預知治療對哪些病患有效?哪些卻無效?如今,隨著基因等分子檢測技術的進步, 醫療上的「不確定、不精準」有望變得「精準」, 一個「對人、對症」的個人化精準醫療新時代已然來臨!
日期: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