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工作者有機會發大財嗎?每當提到自由工作時,比起其他疑問,和金錢相關的問題總是數量最多的。印象中,自由和物質享受似乎是天秤的兩端,難以取得平衡。我在部落格固定更新相關文章時,常收到讀者來信,詢問我當自由工作者後,收入和以前相比真的有比較好嗎?大概要多久才會穩定?正式分享我的經驗前,想先聊聊身邊兩個真實案例。
日期:2024-02-01
編按:作者吳哲宇(Daniel)是台灣第一位考取南極北極探險專業證照的探險導遊,迄今已累積60次去南極、北極任職探險船導遊兼講師,亦航行世界各地,經歷了八家客輪公司,曾與不同部門的船員一同工作。書中就是他將自己、遇到的旅客們在郵輪上工作的經驗分享出來。
日期:2024-02-01
我大學剛畢業時,身上約有300萬日圓(約新台幣60萬)的學貸債務。大學還沒畢業的時候,我就覺得這筆負債是我人生的重擔。起初雖然有感於學生能賺的錢不多,因此努力打工,但後來深感挫敗,於是揮霍度日,幾乎沒存到任何錢。 當時我求職並不順利,畢業即失業,同時過著還債人生。「難道我的人生要這樣持續卡關嗎?」我深切感嘆後,下定決心「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於是,我開始省錢、存錢。這個決定使我的人生好轉了起來.....
日期:2024-02-01
什麼是 ETF 呢?它的全名是 Exchange Traded Fund,從字面上翻譯,應該稱為「交易所買賣基金」,通稱「指數股票型基金」。ETF 是一種和股票一樣可以直接在交易所(股市)買賣的基金,而上一節提到的共同基金,主要是透過銀行、基金業者或平台買賣,但是不能在股市交易,這也是兩者的主要差異之一。
日期:2024-02-01
「大成,客服收到不少訊息,說收到產品都解凍了,怎麼辦?」同仁略顯慌張的回報情況,那是大成小館第一次經歷較大規模的事故,我翻車了。
日期:2024-01-31
加權指數再戰萬八,台股市場的整體投資情緒仍然熱絡,但在積極乘浪淘金的同時,隨著年關將近,也到了該適度沉澱、藉由閱讀投資書籍整理投資思緒的時候了。
日期:2024-01-31
近日傳出創刊35年的《巧連智月刊》宣布商品轉型,3月起將停止受理訂閱,在家長圈引發恐慌掀起搶購潮,有4個版本都停止販售。育兒神器少一樣,沒有巧虎的陪伴,還有什麼選擇呢?兒童數位內容平台「FunPark童書夢工廠」每月提供0~15歲兒童超過5000本多元豐富的互動電子書與影音內容,可以提供家長更多選擇。
日期:2024-01-31
林志潔國內財經科技法律專家,現任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金融監理與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第一期肺癌患者,因接受LDCT篩檢發現。2014年術後迄今都沒有復發。
日期:2024-01-31
因為在香港工作的關係,我透過朋友引薦,逐漸認識了一群私人銀行家(Private Banker)。私人銀行聽起來非常神秘,但所做的業務本質其實跟你我在銀行接觸到協助理財的專員非常接近,唯一造成他們之間最大差別的,在於處理的客戶的資金量體。所以我們常開玩笑說:如果你不夠有錢,那麼去銀行辦事時,就請在一樓乖乖排隊;如果你稍微有點錢,就可以上2樓財富管理專區,會有專人為你服務。那如果你超級有錢呢?請直接上38樓,會有私人銀行顧問擔任您的專屬財務管家。如果比這個還有錢呢?「那一般就會自己開一家銀行囉!」「疑似」因穿著議題被流放到香港來的Albert這麼說。
日期:2024-01-31
還記得小代書在當助理的時候,曾經幫客戶報過一個房地合一稅讓我印象很深刻。客戶賣掉一間大約6100萬的豪宅,而買進的時候成本大概5500萬,持有不到兩年扣除其他所有費用大概實際賺了350萬,但最後居然不用繳房地合一稅!那時候真的開了眼界,學習到有錢人規劃稅務的重要。那麼他到底是怎麼節稅的呢?
日期:202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