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燃料價格因俄烏戰爭等因素波動,台電吸收燃料漲幅,擔任通膨巨浪的「消波塊」角色,但也致虧損嚴重。行政院長陳建仁周四(5/2)於院會拍板「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案」,將撥補台電新台幣1000億元。國民黨、民眾黨立委日前支持立法院通過「電價凍漲」提案,藍委更喊修《電業法》,要讓電價調整須經立法院同意,也因經濟部「不甩」藍白電價凍漲提案,揚言要「凍結」經濟部預算。陳揆對於在野黨電價凍漲提案直言「深表遺憾」。他強調,行政院及立法院同屬憲法規範下的憲政機關,應謹守權力分立與責任政治等民主憲政原則。經濟部長王美花則受訪表示,國會理性問政、行政部門努力做事,是不分黨派且為國人所樂見的。王美花表示,一如基本工資審議,電價由電價費率審議會機制做決定,這樣是比較好的方式。她向在野黨黨團喊話,若能通過該筆預算,才能讓電價調幅不會那麼大,盼立法院支持該預算,讓台電財務更穩健。
日期:2024-05-02
今周刊編按:電價今年4月起調漲,國民黨、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上個月提案要求凍漲電價,週二(4/30)立法院長韓國瑜召集朝野協商,歷經1個小時討論後仍未達共識,因此韓國瑜裁示送交院會處理。院會表決第一輪表決民進黨提出的「反對凍漲」案,出席108人,贊成50人,反對58人,民進黨黨團修正動議不通過。國民黨團提議「立即凍漲電費」案,出席109人,贊成59人,反對50人。韓國瑜隨後宣讀立即停止調漲電價,要求行政院責成相關部會,即刻檢討現行能源政策,提出因應對策與配套措施。對此,經濟部稍早回應尊重國會決議跟關切,但也說無論是經濟部或台電,都必須依法守法執行業務,遵守目前電價審議機制的結果。經濟部指出,依前述修訂後電業法第49條及其子法,已明定電價費率檢討調整機制,主管機關經濟部據此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一年檢討兩次電價,並依節能減碳、照顧民生等原則訂定費率,因此辦理電價審議事宜,必須依法行政。經濟部呼籲,懇請國人同胞支持台電公司,俄烏戰爭造成的國際燃料價格飆漲,世界各國都大漲電費,台電公司發購電燃料成本已連續兩年高達6,000億元以上,與俄烏戰爭前約3,000億元的燃料支出相比,確實是翻倍大增。而台灣的電價依然是相對緩和,且調整以用電大戶為主,減緩民生衝擊。經濟部也以核電占比較高的法國及韓國為例,只出2020~2023年間工業電價累積調幅已分別高達160%與87%,反觀我國電價調整相對和緩,與民生物價最相關的住宅及小商店用電,近3年累積調幅分別僅7.1%及12.2%。經濟部表示,目前電價成本仍高於電價,若無法調整,不僅有全民補貼用電大戶的問題,更讓台電公司經營面臨財務危機。2023年底台電累積虧損已達3,826億元,若電價不調整,2024年將再虧損2,124億元。對台電公司確保穩定供電、投資電網強韌等業務,將有極為不利的影響。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則是指出,行政院及立法院同屬憲法規範下的憲政機關,應謹守權力分立及責任政治等民主憲政原則。同時,國家能源供應及價格審議應屬行政權重要一環,對於立法院今日所做決議,行政院表達遺憾之意。林子倫表示,過去國際經歷百年大疫及烏俄戰爭等各種波動,國際能源價格皆大幅調漲,使得台電在過去幾年來面臨龐大壓力及虧損,為維持台電公司永續經營,以確保台灣在能源供應、經濟發展、民生及國家安全等各面向之穩定發展,電價調整實為不得不然之措施。林子倫說,經歷屆政府及國會共同討論決議,電業法第49條及其子法已明確規範電價審議及核定之法定機制,此次電價調整經過工商團體、消費者團體、學者專家及政府代表組成的電價審議會依法討論及共同決策後,才做出相關決議,並非行政部門單一決策,政府依法須遵守電價審議結果並予執行。同時,政府及各部會也將持續積極透過各項政策手段,使電價調整對國人之影響降到最低。
日期:2024-04-30
五一勞動節前夕,1111人力銀行發布「上班族調薪現況調查」,發現職場最大的壓力來源是「加薪難」。準總統賴清德將在520就職,人力銀行也針對勞工對新政府的期待進行調查,「解決薪資停滯」是民眾認為最應優先解決的問題。
日期:2024-04-30
中國光是2023年前10月整體規模就已經來到7.4兆元人民幣,換算新台幣是32.7兆元,這塊餅遠比台灣市場更大...
日期:2024-04-11
台肥(1722)、遠東新(1402)與黑松(1234)是《存股助理電子報》謀定而後動、而且精挑細選的三檔具有雄厚資產、加上本業獲利豐厚的傳產股。我們認為,2024年這三家企業在雄厚的根基下,可望有穩健的獲利成長。
日期:2024-04-08
國內電價4月起上漲,平均電價上漲約11%,儘管能稍稍紓解台電虧損,不過前提是政院撥補的千億特別預算,要能順利通過。換句話說,未來電價政策恐怕還有變數。台灣PMI數據可望「長夜將盡、黎明將至」,已經連續12個月呈現緊縮的國內採購經理人指數,本周一(4/1)就要公布最新結果,是否能恢復擴張,受到各界關注。1、電價4月開漲,未來還有兩變數恐影響電價2、PMI可望迎黎明?連續12月緊縮何時解
日期:2024-04-01
電價將自4/1起調整,立法院國民黨、民眾黨黨團均提案建請決議停止調漲電價,立法院院會周五(3/29)處理前述兩提案。藍、白黨團雖聯手將提案逕付二讀,不過民進黨團提議送交協商,依據議事規則,相關提案遂進入至少1個月的冷凍期,擇期再議。
日期:2024-03-29
經濟部周五(3/22)召開2024年第一次電價審議委員會, 4月起民生、工商用電全數調漲,平均調幅約11%。其中,為了顧及民生,電價審議會新增了住宅用電330度以下、商業用電700度以下的最低級距,調漲幅度縮小到3%。民生住宅用電部分,一般兩口之家夏天正常吹冷氣,若客廳吹2小時、房間吹8小時的冷氣,計算下來1個月增加電費僅60元。若是4口之家,單月電費也僅增加100元。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說明,考量在政府補助、使用者部分負擔、台電公司努力撙節成本三方向下進行電價調整,審議會決議,平均電價調漲約11%,並以民生用電採較低調幅、產業用電依經營狀況及用電量採不同調幅方式,細緻化的進行各類用戶電價調整。
日期:2024-03-22
電價費率審議會即將召開,將決定4月電價,各界料用電大戶、工業用電漲幅將高於以往。台北市長蔣萬安周二(3/19)受訪時表示,電價占台北捷運營運成本13%,尤其是近年電價漲幅對北捷公司是沈重的負擔。對於未來是否會因此調漲北捷票價,蔣萬安表示中央若要調漲(電價),當然北捷一定也是要「審慎評估」。他向中央喊話表示,盼中央能從體察民意、2050淨零碳排目標雙重考量,未來能給予北捷電價凍漲或是電價優惠。
日期:2024-03-19
台電負債比率高達九成五,經濟部及台電從年初頻繁示警台電財務狀況,疾呼要漲電價,更需政府補貼。產業界及學界均認為低估的電價須調整,台電虧損長期原因也該檢視。
日期: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