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店家在徵工讀生,雖然沒有明寫年齡限制,不過如果年過30歲還去應徵,是不是被錄取的機率不高、遭受異樣的眼光,自己心裡也會有點彆扭?
日期:2022-08-10
誰不想投資既無風險收益又很高的產品?很遺憾,這樣的產品就像永動機一樣是不存在的。即使是「無風險」的國債也不是完全沒有風險,當利率上行的時候,長期國債的價格是會下跌的。這裡所說的「無風險」指的是無違約風險。而且,不是所有國家的國債都無違約風險。很多國家,像希臘和阿根廷,在歷史上多次違約。 根據2020年11月3日的數據,中國五年國債到期報酬率為2.97%,十年國債為3.18%。請問,在中國真正無違約風險的投資報酬率大約為3%,其他任何機構和個人有什麼能力提供遠高於3%又「無風險」的產品?中國銀監會主席郭樹清指出「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報酬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 因此,如果有任何人宣傳有高收益無風險的東西,這個人要麼是騙子,要麼就是相信騙子的受害者或騙子的幫凶。
日期:2022-08-03
「申請理賠像在討債」,一名防疫險保戶這樣形容焦急等待的心情,他說,從5月下旬送件,至今苦等不到理賠回音。這並非單一個案,近1、2個月來,防疫保單社團如雨後春筍般跳出類似抱怨訊息,消費者對保險公司審查標準無所適從,更有民眾申訴時直言「不會再相信保險公司」。防疫險亂象究竟會上演「消費者健忘」,還是保險公司將面對史上最大的信任危機?
日期:2022-07-31
卡羅琳.麥克拉納漢是醫學博士,也是一名醫師,同時還是獲認證的理財規畫師( CFP®)。她是人生規畫公司( Life Planning Partners, Inc.)創辦人,該公司是一間不收佣金、只收顧問費的綜合理財規畫公司。除了財務規畫方面的工作之外,麥克拉納漢博士也為理財規畫師與健康保險專業人員提供有關健康與理財的課程,她尤其注重可保險性、老年問題、壽命終止、健康保險支出與健康保險改革方面的知識。她為許多同時涉及財務與醫藥這兩個領域的出版品撰稿。麥克拉納漢博士是美國個人理財顧問協會(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ersonal Financial Advisors, NAPFA)、理財規畫協會(Financial Planning Association)與美國家庭醫師協會( 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的成員。她曾被《投資新聞》(InvestmentNews)評選為值得關注的女性與革新者。許多出版品都曾引述她的話。她曾登上CNBC、 Hardball、安德森.庫珀360( AC360)與美國公共廣播電台( NPR)。
日期:2022-07-27
上半年大盤下跌近3400點、市值蒸發近10兆,6月雪崩式大跌1982點,大約占跌幅的六成;七月上旬跌勢不見減緩,甚至一度跌破萬四,為了穩住盤勢與投資人的信心,國安基金決議進場護盤。自今年1月以降,台股明顯進入修正,徹底逆轉去年的多頭漲勢;在股市轉為空頭時,投資人要如何避免因熊市來襲造成退休金縮水?萬一退休金因此縮水又該怎麼辦?
日期:2022-07-26
全聯以新台幣115億收購量販店大潤發,為零售業投下震撼彈。當時全聯董事長林敏雄就以「大起來還是有綜效」說明他買下大潤發的原因,而這也和他最初接手全聯時的名言「規模不大不小,準玩完了」不謀而合。台灣公平交易委員會7/15核准,全聯福利中心自法國歐尚集團、潤泰集團取得95.97%大潤發流通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收購範圍包含大潤發自有土地及建物、門市經營權及大潤發自有品牌,正式成為超市量販龍頭。談到全聯,從原本一間老舊福利社,到營收破千億元的最強超市,董座林敏雄是如何靠著他的「不敗金律」,讓全聯變身全台年賣千億最大超市?以下是2020年7月,林敏雄接受《今周刊》的專訪報導。(原文刊載於2020/7,更新時間為2022/7/16)
日期:2022-07-16
這幾天連續下雨,感覺真是快發霉,昨晚搭了一台Uber,是個年輕運將,蠻親切的,雨傘收拾好我就直接聊著:「大哥最近疫情還好嗎?生意有沒有掉很多?」
日期:2022-06-17
青儲專案試辦進入第六年,但申請熱度不如預期,政策達成率雖在教育部調降目標人數後顯著上升,但仍有中途退出人數眾多的疑慮。今年九月若決定續辦青儲專案,內容必須做出更多調整。
日期:2022-06-15
掀起一股熱潮的「FIRE運動」,全名為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意指財務獨立、提早退休;37歲達成財富自由、42歲退休的吳家揚,憑藉對財富的強烈動機,靠5張表設計自己的人生,如今能毫無牽掛、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夢想。他究竟如何做到?
日期:2022-06-10
50年前,常看全球人口成長趨緩、缺糧、失業、環境惡化的書籍,彷彿是不可逆的宿命。時至今日,環境惡化的趨勢未改,但肥胖問題比飢餓更嚴重,勞工短缺更甚於失業問題。
日期: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