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週二(4/1)宣布對台進行海陸空軍、火箭軍的軍事演習,丘衛邦、余宗基、于北辰等退將與聯電創辦人曹興誠召開記者會,呼籲罷免舔共、親共的立委。前國防部軍事發言人余宗基表示,中國第一次宣布使用陸海空、火箭軍聯合演習,簡直是要用武力方式,迫使台灣老百姓投降。他呼籲所有退役將領,要有大是大非,透過罷免把親中勢力從國會清除,才能確保台灣自由民主。高齡87歲的退役陸軍少將丘衛邦、前國防部計畫處長激動說,台北市議員問台北市長蔣萬安,哪個國家消滅中華民國,蔣萬安講不出來,現在國民黨已經是共產黨的走狗,全台灣應該要不分黨派團結起來,捍衛中華民國,將目前立法院親共、舔共立委都罷免。前國民黨立委吳梓也拄著助行器到現場,他過去曾擔任立法院預算委員會召委五年,認為這次朝野總預算、國會擴權案「確實有可議之處」,因此決定支持罷免行動,希望能真正帶給台灣人民重新思考,真正遵守民主法治的社會。曾任戰鬥機飛行員,兒子分別就讀美國維吉尼亞軍校、美國西點軍校的「台灣鷹爸」機師徐柏岳說,他的兩個孩子都說,願意為台灣犧牲,為國捐軀,希望五、六年級生可以為了孩子而覺醒、站出來,「軍校是要讓我們有正直的性格,如果國家有危難,卻繼續選擇親共,是可恥的記號」。
日期:2025-04-01
陸委會週二(3/25)在臉書發文指出,美國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近日發布「中國共產黨對台灣的秘密行動」報告,顯示中共持續對台發動秘密政治戰行動,企圖破壞台灣民主制度與社會凝聚力,削弱台灣抵抗能力,以併吞台灣、消滅中華民國。
日期:2025-03-25
一九三三年三月十四日,戈培爾被希特勒任命為德國宣傳部長, 他把潛意識暗示的理論用到政治宣傳,有如野火燎原燒向全歐洲,最後卻燒死全家。
日期:2025-03-19
1938年,也就是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的前一年,法國與英國為了備戰,將約25–30%的政府預算用於國防支出。當戰爭爆發且法國淪陷後,英國迅速提高國防支出,將大約50%的公共支出投入戰爭。
日期:2025-03-18
上週賴清德總統召開記者會,把中國定位為海外敵對勢力,並且宣布恢復軍事審判投共軍人,軍公教人員不得有中國國籍,中國人來台定居,必須放棄中國國籍,還有立委,村里長,宗教團體,公益組織到中國交流,都必須公開化。
日期:2025-03-17
今周刊編按:美國總統川普政府15日強制逾千名美國之音(VOA)等國營媒體員工停職休假。由於美國之音總部在華盛頓DC,在全球都有約聘雇記者與編譯人員,台灣有近十名員工,在15日也同步收到總部通知「暫停工作」,上個月薪資至今也還未入帳,未來恐怕也面臨失業的命運。
日期:2025-03-17
一九六一年,漢娜.鄂蘭以記者身分前往以色列,採訪納粹戰犯艾希曼的審判,並於報導中提出「平庸的邪惡」觀點,為邪惡增加新定義,對當代政治哲學帶來深刻影響。
日期:2025-03-05
編按:電腦要有防毒軟體,我們的腦袋也要有抵禦認知作戰的防毒軟體,作者以5大面向全面拆解中共認知作戰,不只你需要了解,你的長輩更需要。訊息本身的真偽並非認知作戰的重點,一旦風向被成功帶起來後,人們不再能夠理性思考與對話,軍心、民心和政府信念被動搖後,對立加深,就達到破壞穩定的主要目的。而認知作戰一旦成功,攻擊方可以大幅降低熱戰所需耗費的成本,甚至有可能不需要花費一兵一卒甚至一毛錢,很快就可以讓對方自動投降。中共以武力攻打台灣的成本極高,台灣海峽又是強固的天然屏障,因此透過認知作戰洗腦台灣人,就成為CP值最高的武器。由瑞典哥德堡大學政治系主持的多元民主計畫(Varities of Democracy, V-Dem),自2000年起,就針對全球179個國家進行「數位社會調查」。其中,台灣在「遭受外國政府假訊息攻擊」的指標,連續多年位居第一,顯示受到境外假訊息攻擊的嚴重程度最高。認知作戰對台灣的影響,千萬不可等閒視之。這就是為何需要為腦袋安裝破解認知作戰的軟體,不只你需要知道,你的長輩更需要。
日期:2025-03-04
與烏克蘭情況相似,沒有外界的支援,台灣無法長期抵抗遠比自身強大的敵人。因此,台灣的主要防衛策略應該基於兩個相輔相成的目標:阻止解放軍進行常規登陸,並爭取美國主導的聯盟提供最大支援。就像烏克蘭擊退了針對基輔的攻擊並持續戰鬥一樣,台灣必須能抵禦中國軍隊的進攻,同時,要讓國際社會看到北京當局是軍事侵略者,台灣人民是無辜的受害者。與應對灰色地帶行動一樣,台灣必須維持與外界的連結,這對於爭取國際社會的援助至關重要。無論美國是否正式承諾在中共發動攻擊時捍衛台灣,台灣軍方的任務仍舊不變,那就是保護台灣的核心領土及其居民免受北京接管,並在外援到來或中國放棄之前,獨自完成這一任務。
日期:2025-03-03
在《戰爭的起因》這部開創性的研究中,傑弗瑞•布萊內探討了戰爭爆發與和平的原因。他發現,過度樂觀往往是戰爭的前奏,而任何能夠削弱這種樂觀情緒的因素則有助於維持和平。
日期:202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