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兩岸三地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兩岸三地共有581項結果
退休

退休金一定要存好幾千萬?他39歲提早退休當家庭主夫,如何用千萬元生出60萬被動收入、養一家四口,退休金越滾越大

39歲退休、自釀啤酒冠軍、視障陪跑員、「盲人環台為公益而跑」活動發起人、鐵人三項玩家、華德福教育家長、家庭主夫、作家、播客(Podcaster)等,好多的人設標籤在我身上。每次有機會上台或接受訪談時,我都會好奇主持人會怎麼介紹我,因為那真的不容易。10年前我進行了一場人生實驗,39歲的我退休離開職場當起家庭主夫,為了兩個小孩的教育,我和老婆島內移民,從台北搬到了宜蘭,老婆每日往返台北、宜蘭從事教職工作。

日期:2025-03-27

台股

台積電股價1160➝960元,長期持有也要停損?他1200萬退休金慘賠400萬啟示:再好的股票也不能跌破這價位

編按:美總統川普宣布對汽車進口徵收新關稅,再度點火關稅戰!美股全面下挫,台積電ADR大跌逾4%,台股台積電週四(3/27)盤中一度跌破960元大關,台股同步重挫逾300點,失守22000點關卡。

日期:2025-03-27

台股

慘賠3棟透天厝!婦產科名醫遺孀的玩股教訓:投資專家常常是「專門騙人家」!只有3種人可以在股市賺錢

股市給人用錢賺錢的機會,在許多人眼中,股市簡直就是一塊福地,紛紛抱著「有為者亦若是」的心理,前仆後繼的投入其中。然而,這個「有經驗的人獲得很多金錢,有金錢的人獲得很多經驗」的地方,根本就是一個殺戮叢林,進去之後能完整出來的人不多,能帶著財富走出來的更少。

日期:2025-03-25

理財

富二代嗆老爸「錢那麼多不給我用,死了要留給誰」...最怕養出敗家子,4條無情家規「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

「富不過三代」似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一個不可反抗的魔咒,緊緊套著有錢人的家庭。魔咒會無法破滅的原因在於,有錢的父母不曉得怎麼教小孩子有關於錢的事情。

日期:2025-03-19

職場

成功讓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眼睛全盲還能身兼三職,「墨人教授」是如何從重度憂鬱回到自信人生?

「真的嗎?他可以做這麼多事,但眼睛真的都完全看不到?」這是許多認識林昭銘的人,都會發出的第一個疑問。

日期:2025-02-04

政治社會

台大學霸、外商女強人的揪心告白!曾喝到斷片,醒來已是幾天後...她家庭幸福、事業成功,為何還要灌醉自己?

編按:誰能想到一個獨當一面的外商經理人,竟是個成癮患者?在職場上總是意氣風發,私下熱愛運動、與家人關係緊密的郭艾珊,竟有個秘密:事業愈成功,她愈依賴酒精。醉到最狼狽的時候,傍晚還是搖搖晃晃走到校門口接小孩,結果是兩個小孩一人牽一邊,把我牽回家。也曾經聽到便利商店開門的「叮咚,歡迎光臨」後,再次醒來已經是幾天後的事情,浴缸裡面裝滿了喝完的啤酒罐。當家人把她反鎖在臥室,她卻還是能喝到爛醉,怎麼辦到的?原來她從臥室的陽臺爬出去,踏著14樓高的外牆水管爬進客廳拿酒…直到躺在蒼白的病床上,面對超高的肝指數和嚴重黃疸,才讓她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正式戒酒,重整自己的人生。郭艾珊的故事,揭露了最真實、最脆弱的自己,提醒我們面對困難時不要害怕,鼓起勇氣走下去,無論如何終將迎向康復。

日期:2024-12-26

聰明理財

「把自己的投資建立在數據分析上」豹投資創辦人徐黎芳,半夜仍不放棄為散戶脫韭

「老師說的,大家不一定會相信,但自己做過的,就一定會有感覺⋯⋯」既是證券分析師也是CFP國際理財規劃師的徐黎芳,在學員「陪跑群」組苦口婆心的鼓勵著每一位散戶學員,學習法人「大賺小賠」的紀律,來創造資產翻倍的勝率。

日期:2024-10-28

政治社會

名作家李怡逝世2周年,遺孀邱近思追憶亡夫:一輩子只追求「自由」,年高85移居台灣「整個人生連根拔起」

編按:加拿大籍知名華文作家李怡,本名李秉堯,曾先後草創《伴侶》半月刊、《文藝伴侶》月刊、《九十年代》雜誌。早年關注臺灣黨外運動,志切兩岸三地現況,悉力政經局勢發展,曾撰寫《香港蘋果日報》的社論《蘋論》,經常公開批評中國共產黨,是華人地區重要意見領袖。因立場反共,2020年《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李怡選擇移居台灣,2022年10月於台北國泰醫院病逝,享壽86歲。獲當時的總統蔡英文明令褒揚。2022年6月,李怡與《九十年代》台灣版負責人邱近思在台北登記結婚。《我與李怡》這本書是作者邱近思在李怡離世之後的療傷之作,也是她允諾心愛之人,以文字還予一個完整人生的作品。本文摘自摘錄自《我與李怡》,同時是李怡《失敗者回憶錄》未完成的篇章。

日期:2024-10-25

政治社會

「千卷耕讀一卷評」朱敬出一評《中國的執念》:了解中國「報復式民族主義」源頭,才能思考化解之道

編案:中研院院士朱敬一博覽群書,不時剖析世界大勢,近日由印刻文學為其出版的新書「千卷耕讀一卷評」,展現其廣博而深入的閱讀力與思辨力,透過一篇篇深刻的讀後評論,帶領讀者橫跨科技、經濟、歷史、兩岸、文學與文化等諸多面向,思索、辨認當前看似當道的趨勢和潮流之中,真正關鍵的價值與問題所在。朱敬一在書序「膝蓋幫助閱讀,閱讀訓練膝蓋」一文表示,他在擔任台灣駐WTO大使3年期間,閒暇時只能瘋狂讀書,還將自購的書約百餘冊彙集捐出,供同仁免費借閱。每本書還附上一頁簡短提點,有點像是書評,「提點慣了,寫下書的評論也就漸成習慣了」。「要寫100本書評背後必然有10倍以上的知識基礎,否則內容必然乾澀」朱敬一強調他所寫的書評 ,經常有超越書本範圍的拓展延伸、另類思考、反例析辯、旁涉其他,書名取作「千卷耕讀一卷評」就是刻劃這背後的準備功夫。我們特別精選其中「《中國的執念》從外媒記者的角度,了解兩岸三地」一文分享給大家閱讀。

日期:2024-09-30

政治社會

我帶日本學生訪台,為何不去鼎泰豐?野島剛:台灣的優點從外面看不出來,外國人一踏入就驚艷

編按:歷史上,日本看似總是走在台灣的前方,但在這麼多年以來,台灣在經濟、半導體科技的發展神速,大大提升了國際上的地位,日本能夠給予台灣的協助已越來越少,而台灣的文化在日本當地接連掀起熱潮……未來,是否很快會輪到日本「哈台」呢?台灣與日本的兩情相悅,是由兩國人民間自發性的友好交流、相互扶持所展開,這樣親切友善的關係,讓彼此願意更深入理解各自文化的異同,形成一個正向的互動循環。從輕鬆有趣的文化觀光軟實力,到重要的政治國際議題,日本資深媒體人野島剛正以他穿梭兩國文化的視角,帶來深刻的社會觀察與解析!

日期: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