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炙手可熱的都更案,隨著今年房市價量重挫,如今已成開發商的燙手山芋,大型建商興趣缺缺,小型建商急著脫手,而老舊公寓的結構安全問題依舊無法解決。
日期:2016-09-29
1999年,英國《經濟學人》曾如此評價:「它的崛起,是外國跨國公司的災難。」2006年,《富比世》則表示,「它已經崛起,成為蘋果、三星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它是華為,一家宣示要超越蘋果、三星的中國企業,狼王任正非,是蘋果、三星,如今最害怕的敵人。
日期:2016-09-22
八月中元節檔期,零售、量販業者年度搶客、搶錢大戰正開打。全聯如何靠一支創意廣告,搭配社群操作,狂吸三百萬雙眼球,挑戰一三○億元業績?
日期:2016-08-11
當單身成為社會常態,為單身族量身打造的商品紛紛出爐,如何抓住機會、掌握先行優勢,將關係未來各項產業的發展。
日期:2016-08-04
陸客團國道火燒車造成二十六人死亡,這起意外燒出了國內低價旅遊業的陳年問題?《今周刊》深入採訪多位遊覽車司機,一句句的告白,或可喚醒大眾對產業的憂患意識。
日期:2016-07-28
十幾年前,莊詠傑花錢做木耳的履歷,這張食物身分證沒帶來銷量,反而引來訕笑。近年碰上食安風暴,當初不被看好的溯源機制,卻為莊詠傑導入上億元的營業額。
日期:2016-07-21
熊亞萍原是服務大老闆的超級理專,因部門裁撤人生轉彎,從金融市場掉到玉米田中。她將夫家的農產行當作金融商品經營,短短兩年,靠三十九元的玉米棒闖出兩億元的人生。
日期:2016-07-21
「不能解決食安問題的政府,就是一個不及格的政府。」這是蔡英文在競選時所做的宣示。 520國宴中,蔡英文用一張張食材履歷身分證, 悄然地掀開英世代的食安革命。 在食安恐慌的時代,打著溯源當道的食品身分證, 身價鍍金多兩成,成為農業顯學,也造就了台灣新一波的良食商機。
日期:2016-07-20
陸客來台縮減影響兩岸航班!」、「陸客急凍!」自從總統大選後,主要媒體就不斷出現類似的斗大標題,直到五月觀光數字公布,「陸客減少超過一成」更被放大傳播,觀光業果真進入寒冬了?
日期:2016-06-30
台南東山農作家族第六代吳侃薔,靠著挖掘在地文史故事,改變了家族休閒農場的命運,深度農村導覽,一年吸引了兩千名外國觀光客到訪。
日期: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