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內政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內政部共有1576項結果
科技

精準會員行銷 NewsLeopard電子豹讓電子報好神

碩富科技創立於2004年,鎖定銀行服務系統,2011年Facebook與LINE在台灣崛起,擁有很好的流量紅利,電子報經營者開始往大數據市場移動,電子報市場競爭對手相對較少,再加上觀察國外Email行銷的成功經驗,2011年經營團隊將國外Email行銷服務混搭長期服務中小企業的經驗,簡化設計出適合台灣企業的電子報發送平台NewsLeopard電子豹,隨後在2016年將電子報服務獨立,成立快豹科技。

日期:2021-01-15

政治社會

兩大開發案獵農地 居民憂水質惡化 供水吃緊 竹縣府還跟75萬新竹人搶水?

貫穿新竹縣的頭前溪是新竹地區重要的水源,卻有三大開發案相互搶水。其中,竹科三期與台知園區開發案不僅可能造成汙染,需求與定位不明也遭人詬病。

日期:2021-01-13

國際總經

錢賺得多反而不想生小孩…2020年「生不如死」的經濟警訊 台灣「這條件」比南韓更吃虧

2020年,台灣、南韓不約而同都出現「生不如死」警訊!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台灣出生人數為16萬5249人,不僅創歷年新低,更被死亡人數(17萬3156人)超越;南韓2020年新生兒僅27萬5815人,首度跌破30萬,亦低於死亡人數(30萬7764),意味著台韓這對「難兄難弟」,都埋下了勞動人口不足的隱憂。

日期:2021-01-12

美食旅遊

「全台最醜吉祥物」一度爆紅、名揚日本 但遊客暴跌後怎麼辦? 看台南鹽鄉如何以老風土翻身

還記得5年前的「全台最醜吉祥物」大賽嗎?事件起因正是因台南市北門區吉祥物「虱目魚小子」,魚頭人身、沒有眼白,形似鬼娃恰吉,嚇壞不少日本歐吉桑,一路從日本媒體紅回台灣,掀起全台社區最醜吉祥物討論旋風,也讓北門這個位於鹽分地帶的鹽鄉小鎮,一舉躍入全台灣人的眼球,成為全台爆紅的景點、湧入不少遊客。然而,當地缺乏觀光基礎建設規劃,虱目魚小子即使重新上了漆、畫上眼白,仍禁不起海風日日夜夜的檢驗,如斑駁的表面塗層一般,遊客人數雪崩式滑落。正如沿海先民不畏艱險的精神,經過一次又一次實際操作,在地夥伴經過反覆檢討、修正,用在地的風土條件為鹽分地帶回春,北門區今年一舉奪下2020年城鎮品牌獎。

日期:2021-01-11

房地產

高房價逼人走?北市人口數創23年新低 年輕人喜新厭舊買不起只好走人

台北房價高,逼得市民想逃?根據內政部的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各都2020年人口與2019年相比,桃園人口數增加最多,達19,770人,其中台北市人口數260萬2418人,全年減少42,623人,流失人數僅次於1993年的42,828人,為27年來人口衰減最多的一年,總人口數也創下1997年以來的23年新低!

日期:2021-01-11

保險

霸王級寒流來襲!小心電暖器等「寒冬電器5大殺手」 居家住宅火險不可少

霸王級寒流一波波來襲,一般民眾家中冬日常開的電暖器、除濕機等又是電器五大兇手之一,很容易因電流負荷超載或使用不當發生火災,產險業者建議,民眾應該提前做好居家住宅火險規劃,方能應付突如其來的意外狀況,有效轉嫁火災的財產損失與求償費用。

日期:2021-01-09

生活消費

出生死亡黃金交叉!台灣人愈來愈少 林萬億示警:龍子、虎子也驟減,「人口」嚴峻挑戰

2020年台灣人口首度呈現負成長。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昨(8)日表示,出生人口下滑是趨勢,但比2010年虎年還低,的確出乎意料;政府會繼續推動托育公共化、提高育兒津貼及建立友善職場環境,降低家長負擔,但提升生育率沒有特效藥。

日期:2021-01-09

房地產

北市買房6成薪水恐被房貸吃了!桃園房價high 2房760萬近8年新高

內政部近日發布房價負擔能力指數,全台灣的房貸負擔率增至36.76%,六都更是自2017年以來,房貸負擔再度飆破3成,顯示民眾若想花3成薪水在都會區買房,恐怕不容易,不少人開始鎖定坪數小的房屋,也吹起小宅購屋熱潮。

日期:2021-01-07

房地產

不想被當盤子,如何出價才能成交?SWAY私傳4招,神抓屋主內心底價

顏先生最近在找房子,雖然已經是第二次購屋,但還是格外謹慎,因為近期房市鬧哄哄,不少賣方摩拳擦掌等著掛高價,然而適合全家人居住的好屋難尋,現在重劃區房價又動輒破千萬,花了大半積蓄,可不能隨興出價。

日期:2021-01-06

科技

拚太陽光電進度達標》突破畜電、漁電困境 農委會、經濟部這樣做

在光電專案小組中,角色最吃重的莫過於農地主管機關農委會,以及能源政策主管機關經濟部;前者主管光電業者所需要的土地,後者負責控管光電目標進度。《今周刊》專訪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與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談太陽光電發展當前的挑戰,以及政府現階段最新政策走向與「搶救」解方,以下是專訪紀要:

日期: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