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你好我也好。我不知道怎麼讓你好的時候,我先自己好,這不是罪惡。我先好了,才更有能力承受雙方的情緒,再想想以關係長遠來看,這一刻,我可以試著怎麼面對?
日期:2019-09-30
川普總統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把他對全球的看法說了一遍,說來說去,劍直指中國!德國之聲精準解讀這個新架構,說這是「無解的美中新冷戰」。
日期:2019-09-27
有人會對越親近的人越嚴苛。不知道為什麼,這種人就是很容易看到家人的缺點,藉著各種機會,在挑剔或批評,又像是在宣洩自己的不滿。但是外人反而比較少用同樣的方式被對待,雙重標準很明顯。然後,會合理化說,「在乎你才會罵你」。
日期:2019-09-24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會認為消費者是先有需求,才開始找尋解決方案,進而去選擇。但事實上,是產生了問題,「有感覺」才會去做決定,接著再推理後才做出購買的決定。這一整個過程是「認知」→「情感」→「行為」。
日期:2019-09-24
編按:婚姻不順利、夫妻關係不如預期,年輕時的你或許為了孩子而忍耐,即使覺得自己被當成工具人,依然繼續維持這段令人不滿的關係;現在,中年了,好想放手,卻又擔心別人的眼光?中年後請記得這件事:離開另一半並不代表你是失敗者,只是因為彼此不再適合,已經漸行漸遠,而你是為了自己的幸福、快樂,所做出這個離開的決定。
日期:2019-09-23
只是在情緒勒索的痛苦,以及跳脫後的未知和恐懼之間,更多的人往往會選擇站在熟悉的位置上,持續關係模式。困難之處在於:你待在這個位置愈久,就會愈來愈覺得安全;畢竟在酬賞機制中,最重要的就是被需要的關係認可感與歸屬感。
日期:2019-09-20
要擺脫負面思緒、提升對精神的掌控,其中一種方法,就是緩慢、深沉規律的呼吸。專注呼吸能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降低心跳速度,放鬆肌肉,讓頭腦冷靜下來,使大腦恢復正常運作。深呼吸能讓你感覺自己跟身體緊密連結,讓精神不再聚焦於擔憂上,並且讓腦中的內在獨白安靜下來。這種伴隨深呼吸而來的生理變化,就是「放鬆反應」。
日期:2019-09-20
臉書、網路與街談巷議,時不時有人批評電視上的台語新聞,講得「不標準」。這點我頗有同感,自有台語新聞後,總覺得那些主播講得不好聽,新聞畫面配音怪怪的……就算公視台語台已開播,我還是有這樣的感覺。遇到問題,處心積慮我就想來破解,如同偵探那般,推論、分析、找出答案,以下是我的解謎過程:
日期: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