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入股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入股共有2570項結果
科技

蕭漢森22億掃貨力致(3483),已開始出脫持股?董座親解神秘大戶目的,下半年業績這樣看

公開資訊觀測站上週五(8/18)晚間揭露,神秘大戶蕭漢森8/9至8/10間,斥資22.87億元於集中市場取得散熱廠力致(3483)高達1.4499萬張持股,神秘大戶一次掃貨,引發市場討論。力致(3483)董事長饒振奇周二(8/22)表示,公司已和蕭漢森取得聯繫,對方表示只是純投資,並沒有要介入力致經營。至於外傳近日已開始減持持股,饒振奇表示這是對方私人問題,他不方便回答。據了解,8/9元大證券即出現異常大量買盤,隔天更有多達16462張買進張數,但就在8/11元大證券又出現多達8494張賣單,才會讓市場認為是蕭漢森已在極短時間賣出部分力致持股。

日期:2023-08-22

理財

50幾歲提早退休,他聽朋友報明牌把退休金全押AI股,沒想半生積蓄蒸發1/3...退休投資最忌諱的事

從工作20年以上的崗位退休後,領了一大筆資金卻因朋友大賠30%,要怎麼辦?

日期:2023-08-16

台股

外資股東槓上機殼大廠,可成否決股東提案…金管會:違反公司法,對洪水樹開罰24萬

機殼大廠可成 (2474-TW) 否決外資股東修改公司章程的提案,遭外資股東批評剝奪股東權益並向金管會檢舉。對此,金管會今 (15) 日以違反公司法為由,對可成負責人洪水樹開罰 24 萬元。

日期:2023-08-15

理財

105萬股東注意!00878每股配息0.35元創新高,年化殖利率上看6.6%...還有這3檔也除息

眾所期待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周一(8/14)公告第3季配息,每單位配發0.35元現金股利,創上市3年以來最高,單次殖利率為1.66%、年化殖利率上看6.65%,週三(8/16)為除息交易日,週二(8/15)最後買進日熱度持續,盤中最高來到21.52元。此外,國泰台灣5G+ETF(00881)、國泰股利精選30 ETF(00701)、國泰A級醫療債ETF(00799B)也同步公告,亦分別將配發每單位0.46元、0.2元、0.43元現金股利不變,投資人最晚須在周二(8/15)前買進或持有上述4檔股、債ETF,即可參與本次配息。

日期:2023-08-15

台股

股利政策》為了股票股利才存股華南金(2880),如果未來只發現金股利,這樣要換存其他金控股?

華南金上半年賺超過100億元,成績非常好,有在存股的大大一定都很開心。

日期:2023-08-13

科技

明日之星〉左攻車用電子 右拚智慧醫療 下一個緯穎?盤點緯創小金雞

編按:AI股緯創(3231)在國慶連假後週三(10/11)雖然爆量走跌失守百元大關,不過投信連3天買進、補貨逾6000張登上買超榜首。不過,週四(10/12)一開盤緯創就「滿血復活」,股價開高走高,再度站回百元大關,終場以102.5元作收、上漲4.3元或4.38%。緯創近期一直是股海中的AI投資焦點,而它旗下的「小金雞們」,在市場上也成為投資人關注標的,到底誰會是下個明日之星?以下為今周刊1390期報導。

日期:2023-08-09

傳產

嚴陳莉蓮用一輛國產輕油電車,揭新能源車藍圖!70年老大哥裕隆近年轉型策略一次看

裕隆執行長嚴陳莉蓮接任已經5個年頭,先是大動作打虧,再帶領團隊務實轉型,5年的期中考也將檢視,這場轉型的成果能否帶著裕隆老店,迎向下一個70年。

日期:2023-08-09

科技

「礦坑出事,只能讓它燒起來!」資安需求大增,成為台灣硬體產業拉抬價值的契機

上周五(8/4)到台南主持「沙崙資安國際研討會」論壇,第一次到台南高鐵站旁的沙崙資安及智慧科技大樓,聽了幾位資安產業專家的分享,談到資安發展的重要趨勢,也認識了一家台灣極具潛力的全球工控資安領導廠商,在此與大家分享。

日期:2023-08-07

傳產

「我們不再僅是一家台灣公司」輝能赴法設廠獲510億補貼…這家固態電池廠,憑什麼獲德國百年車廠青睞?

今周刊編按:電動車議題大熱,因此比液態電池更穩定、同時具備續航力與安全性的固態電池,也成為市場關注重點,儘管業界粗估固態電池可能要2025年才有機會進入量產,但各大車廠也透過投資、甚至自行研發卡位固態電池生態鏈。固態電池製造商輝能在法國投資超級電池工廠有重大進展,週四(8/3)晚間宣布,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通過法國政府對輝能高達15億歐元(約新台幣510億元)補助案,將在2029年前階段性獲得補助,該工廠預計直接聘雇人數為3000人。輝能5月才宣布,投資57億美元(約新台幣1754億元)在法國北部興建1座超級工廠,這也是該公司在海外第1家、也是最大的工廠。執行長楊思枏當時受訪時表示,由於台灣成為美中關係緊張的焦點,希望在海外建立基地,以確保能長期維持營運,「我們不再是一家台灣公司。」不過,經濟部長王美花得知這訊息後表示,她有跟楊思枬通話,了解後知道這個誤會大了。楊思枬對她解釋,是因為要到歐洲去佈局,才會說「不僅僅」是台灣公司,並非說不是台灣公司。(原文刊載於2022/1/27,更新時間為2023/8/4)

日期: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