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美國優先」並非其原創口號,而是美國歷史上孤立主義的一再反芻。第一位飛越大西洋的傳奇飛行員查爾斯·林白,在二戰爆發前曾在全美極力鼓吹美國應遠離歐洲戰爭。而在1992年共和黨初選中,挑戰老布希的派崔克·布坎南,則批評美國介入伊拉克與科威特的戰爭,並反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主張美國應專注於自身利益而非全球責任。這些歷史人物不僅塑造美國政治的孤立主義,更成為川普政策的靈感來源,使「讓美國偉大」成為影響全球的政治信條。
日期:2025-02-25
今周刊編按: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期使出多種手段想儘速解決烏俄衝突,上周傳出由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赴基輔交付一項美方提出的協議草案,盼獲得價值5000億美元的礦產資源,以償還華府支援烏克蘭抵擋俄羅斯入侵的各種資助。此外,協議草擬內容還顯示,美方提議烏克蘭關鍵礦產所有權50%要歸美國所有。川普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訪問時強調,美國至今已在這場戰爭上,花費3000億美元經費,「我想拿回這筆錢,如今再給烏克蘭任何一分錢,都是愚蠢的行為。」針對這份獅子大開口的協議,基輔拒絕以目前的商議形式簽字,同時,烏克蘭總統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也在第一時間拒絕。
日期:2025-02-21
川普在全球軍事與外交官員群聚的慕尼黑會議前夕,展開電擊戰術,啟動俄烏和談的序幕,逼迫群龍無首的歐洲領袖形成和談的共識。
日期:2025-02-19
川普在大選中大獲全勝,他在全球無遠弗屆的影響力也無限加大,像是他公開表示不會讓蓬佩奧、海利入閣,或是要烏克蘭吞下被俄羅斯佔領的克里米亞,或是認為台積電偷了美國技術,台灣要付保護費...
日期:2024-11-11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資深幕僚藍薩(Bryan Lanza)受訪透露,川普新政府對俄烏戰爭的優先要務是建立和平,而非協助烏克蘭奪回被俄羅斯占據的領土,還說烏克蘭如果想拿回克里米亞等失土「得靠自己」。
日期:2024-11-10
一八五四年十月二十一日,一場戰地死傷震撼了南丁格爾。她發揮統計長才,將數據視覺化,成功說服國會針對軍醫院進行醫療改革,並推廣到全世界。
日期:2024-10-09
時序推到2024年3月初,標誌著烏克蘭俄羅斯戰爭進入第三週年,另外2023年10月開始的以色列哈馬斯的武力衝突似有向其周邊國家以及海域擴張傾向, 加上世界其他區域大大小小、但沒有進入主流媒體報導、 因此未入社會大眾收訊雷達的武裝衝突 (如阿富汗 、敘利亞、 伊拉克、 襲擾西非各國伊斯蘭極端武裝勢力、 葉門、 緬甸、剛果等) , 2024年很難避免又是戰禍延綿的一年。
日期:2024-03-07
你知道嗎?自從冷戰開始,每隔一年,也就是偶數年,世界好像總會遇到一些大麻煩。相比之下,奇數年就顯得平靜多了。不只是這樣,全球經濟好像也有同樣的規律。偶數年的經濟增長總是比奇數年慢一些。
日期:2024-01-01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10-23
全球財富排名第一的馬斯克(Elon Musk)日前在洛杉磯一場論壇上發表對兩岸的看法,被外界抨擊不懂歷史,更引發我外交部罕見強硬反擊,也在國際媒體之間引發不小迴響。
日期: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