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度炎熱的夏季帶來用電量的高峰,但也促成太陽光電發電量突破歷史新高。今年八月二十二日,太陽光電發電量555萬瓩,佔總發電量的15%,是核能機組發電量的2倍,且在後續幾天持續突破發電量紀錄,正式宣告著綠電時代的來臨。在9/12的《今周刊》第六屆新能源國際論壇-光電場上,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表示,光電是未來綠電的主軸之一,也是能源與產業轉型的關鍵樞紐。
日期:2022-09-13
台灣發展儲能,除了台電宣布開發大規模案場外,民間也出現許多新型態能源公司,泓德能源就是當中一顆耀眼新星,靠著發、售、儲電整合,誓言要讓台灣綠電隨手可得。
日期:2022-09-07
看完日本淡路島的故事,鏡頭來到台灣光電第一大城台南,《今周刊》專訪台南市長黃偉哲,了解台南的光電布局及沙崙科學城的綠能未來。
日期:2022-09-07
談起綠電,有人認為那是老闆的事,與自己沒有關係;也有老闆認為,那是大企業的事,現在還不需要考慮。而城市的競爭力,是由所有企業所凝聚堆砌而成的。當企業的綠電需求無法被滿足,全球趨勢快速變化,城市若置身事外,遑論競爭力,事實更顯示只會遠遠被世界拋在腦後。
日期:2022-05-10
不只是總發電量「分母」變大,綠電的「分子」也變小了,若二○二五年發電機組完成建置後,發電量也須於隔年才能完整全年發電。
日期:2022-01-19
2021年第26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首次將「逐步減少化石燃料」寫入官方文本,各國政府與企業也紛紛宣告將積極朝向「淨零碳排」、發展「零碳經濟」為目標。國際大企業包括蘋果、微軟、亞馬遜、Meta、谷歌、沃爾瑪等近年也陸續宣布減碳計劃,並且要求供應鏈加入採用綠電、減少碳排放。在碳中和趨勢下,各產業都將衍生出新商機,但這也引起了供應鏈的零碳戰爭。
日期:2022-01-13
持續推展永續能源已是各國共識,臺灣也不例外,中央及地方多管齊下,希望能於2025年達成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的目標,其中太陽能又是重中之重,裝置容量預計占66%,在廣設太陽能板之餘,如何將太陽能板完美融入當地景觀,使之有功能性又兼具美觀,成了公私部門極為關心的一門必修課。
日期:2021-12-16
2021年除了疫情持續警戒,世界各國對永續環境的重視更甚以往,臺灣跟進全球,同步喊出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為此一目標,中央與地方擴大聯手,透過簡化行政流程與推動專區劃設,於2025年讓再生能源能占比20%迅速就位,又以太陽能扮演先鋒要角,加速實現光電20GW的裝置容量目標。
日期:2021-12-16
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已成為一股不可抵擋的世界趨勢,台灣也難以置身事外。特別是,國際間碳關稅將會出現,供應鏈的碳足跡會受到更嚴格的檢視;另為確保核心產業的競爭優勢,也需要充足的綠電,也讓政府攜手地方、產業界加速拼太陽光電建置量,在2025年達到20GW的目標。
日期:2021-09-07
嘉義過往有鹽田華麗轉身成為光電示範案場的布袋鹽田,是台灣目前最大生態與光電結合的地面型案場,留有30%面積為生態保育區,完工後仍能看見黑面琵鷺、小燕鷗、黑尾鷸等保育類鳥類棲息。且因沿海養殖漁業盛行,成為漁電共生發展最佳的縣市之一。桃園市發展太陽光電有先天條件上的限制,但是卻努力克服層層關卡,成功將劣勢扭轉成優勢,如今在太陽光電建置量上,拼出讓外界刮目相看的好成績,建立推動太陽光電的典範。
日期:202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