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封裝光學元件(CPO)技術崛起,為台灣光通訊產業迎來新機會。其中,合聖科技以新創之姿,憑藉技術、快速卡位供應鏈,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日期:2025-03-26
十年前,還沒什麼人認識毫米波時,稜研科技就毅然決然投入這門生意。熬過燒錢打磨技術、產品不被買單的窘境,其獨特的天線模組,終於等到商機的號角響起。
日期:2025-03-19
編按:46歲的作者楊忠憲現為專業投資人,不過在股市這條路上,他也曾歷經一段苦澀的摸索時期。32歲第一次買股,瞬間蒸發70萬後才開始認真學投資,逐漸打造出一套技術為主、籌碼為輔的飆股操作法,勝率高達8-9成,37歲投資收入已高過本業(開設炸雞茶飲連鎖店),邁入財富自由。楊忠憲深感在現代投資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門必修課,他在自序表示:以前100元能買3片雞排,現在100元只能買1片多的雞排,同樣的現金,經過20多年,購買力衰退了60%以上。如果不投資,只靠工作和儲蓄,長期下來肯定會敗給通膨。本書以著重實戰步驟分享,如何盯盤、如何選股?風險怎麼避?10秒快篩剔除雜魚等等撇步…無論你是新手還是老手,都能有效掌握飆股的節奏,一步步實現財務自由的目標。
日期:2025-02-20
過去一年多來,對價值型投資人可說是黑暗時刻。熱門題材上身的股票,不論獲利體質良窳,漲勢凌厲異常,您認為很貴了,還有更貴、更瘋狂的價格出現。便宜的績優股,即使繳出亮眼業績成績單,卻老是讓追隨者有逛家樂福的感覺—天天都便宜!一個台股、兩個世界的界線愈來愈分明。
日期:2025-01-20
今周刊編按:美股下挫加上春節長假前賣壓調節,台股周一(1/13)開高走低,一路越跌越深,終場下跌523.53點或2.28%,收在22488.33點,跌破各期均線、半年線,跌點創今年第二大。主要電子權值股均下挫,台積電(2330)先漲後跌,盤中最低跌至1070元,最終收在1075元,下跌25元或2.27%,鴻海(2317)最低來到171.5元,下跌10元或5.51%。至於台幣也因外資賣超擴大、開盤就貶破33元關卡,創9年低點。三大法人方面,合計賣超698.85億元,其中外資賣超555.9億元,自營商合計賣超169.5億元,投信則是小買26.63億元。
日期:2025-01-13
2024年可說是台股的驚奇年。2024年的封關日,加權指數收於23035點與去年封關日17930點相較,上漲5105點,漲幅28%,在全球股市中漲幅名列前茅。
日期:2025-01-03
台股週二(12/31)封關,在美股前一日全數收黑影響下,開盤即下殺超過217點、最低來到22972.99點,一舉摜破5日線、10日線以及月線,最終收盤時跌幅收斂至0.67%、守住23000點關卡,收在23,035.1點。在權值股台積電(2330)表現的部分,終場下跌15元,以1075元作收,跌幅1.38%。雖然封關日台股表現不如預期,但在AI熱潮的帶動下,截至12/31,指數在2024年大漲5104.29點,創下史上最大漲點,遠遠領先第二名的數字,也就是2023年封關大漲近3800點的數據。上市公司市值衝上73.89兆元,1年增加17.05兆元,以11月台股開戶人數1318萬人計算,平均每位股民今年大賺129.4萬元。反觀外資2024年站在賣方,截至12/31已賣超6951.5億元,但絲毫沒有阻礙台股創新高,背後強力與外資對作的,包含回流台灣的內資,與台灣民眾超額儲蓄達4兆元的實力。
日期:2024-12-31
編按:莊爸原本是個普通的上班族,2008年從台大光電所畢業後,就進入南科當工程師。爆肝的工程師工作沒有為他帶來優渥的收入,因而開始投資股票,但因初期對金融商品沒概念,只盲目跟著人家買,所以幾乎都以小賺小賠收場。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因為把個人積蓄都砸進公司的認股,不僅把個人積蓄都all in,最慘的是他還揪來親友們集資買進…卻沒想到最後血本無歸。失敗的教訓讓他痛定思痛,他決定在認真工作之餘,開始研究技術分析。足足花費了5年的時間土法煉鋼,進出股票超過百檔,雖然還是有大賠的時候,但建立好一套獲利方程式,也讓他的操作與心態更加成熟。藉由SOP的系統化紀律執行,也讓他在5年內賺進千萬財富。以下,就是莊爸自己摸索出的找飆股心得...
日期:2024-12-13
(今周刊1460)展望二○二五年投資的機會與風險,市場普遍認為「AI供應鏈是重中之重」、「川普政策是全球最大的投資變數」、「台股指數漲勢收斂」,至於該如何從「有限的空間」尋找還有「漲相」的投資標的?台股贏家們分享看好個股,以及或有機會再漲三至五成的口袋名單。
日期:2024-12-11
總統府周四(9/26)召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度委員會議。總統賴清德表示,氣候變遷、大規模天然災害衝擊、威權主義擴張對民主的威脅,是台灣的挑戰,也是全球挑戰。他說,政府將從「居安思危、有備無患」、「強化應變、有恃無恐」、「按部就班,有條不紊」三點強化,以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賴總統強調,「全社會防衛韌性」要應對的「有緩也有急」,不僅有國家災害緊急狀況,台灣也長期遭受灰色地帶侵擾、認知作戰等挑戰。他認為,只要台灣人民愈團結,國家就更安定;台灣社會準備愈充足,國家就更安全;台灣愈有自我防衛的決心,國際社會就更安心。特別的是,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中國佛教會理事長釋淨耀、國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長霍守業、全聯董事長林敏雄等4人,以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等專長,出任該委員會顧問。
日期: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