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周四(3/16)出席天下雜誌的「半導體世紀對談」,在與《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的全英文對談時娓娓道來,原來他為台積電奠定半導體霸業的晶圓代工模式,早在1976年他還任職半導體大廠德州儀器時,就開始萌芽。只不過,當時這個想法太新,時機也不成熟。直到1984年11月,他擔任另一家企業通用儀器(General Instrument)總裁暨營運長時,才因為一個商場上到手又失去的機會,確定他對於晶圓代工模式的想法。
日期:2023-03-16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周六(3/11)成為中國國務院新總理,新華社報導,大會經投票表決,決定李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63歲的他是中共領導層中,繼周恩來後,第一個沒當過副總理卻直升總理的。李強上位二把手後的角色,會因為深受習近平信任,而採取更務實、對民營企業更友善開放的態度?或者一如其在上海市委書記任內主導封城的作為—更加貫徹習意志?答案呼之欲出。
日期:2023-03-11
一個70年前還不存在的產業,決定了今日世界的樣貌。從玩具到汽車、從微波爐到導彈、從手機到股市,無所不在的晶片,是21世紀的新石油,是現代世界最依賴的稀缺資源。美國靠半導體成為軍事強權,矽谷仍是設計先進晶片的重鎮,掌握大半關鍵技術,但中國正在急起直追,大動作投資半導體產業,爭奪霸主地位。位居供應鏈重要位置的台灣,夾在兩大強權之間,更要面對日韓競爭,應該守住哪些優勢,又要考量哪些風險?作者克里斯・米勒在塔夫茨大學的弗萊徹學院教授國際史,特別專長美國與俄國歷史,他在研究冷戰武力競賽的過程中,發現半導體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因此決定以晶片為題展開龐大研究,橫跨三大洲,從台北到莫斯科,採訪上百位晶片業相關科學家、政府官員、工程師、企業家,首次為晶片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縱深,這段比電影更驚心動魄的真實歷史,台灣更是故事的核心角色。
日期:2023-02-24
日本媒體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近日修改外匯法之後,最快將從今年春季起,開始限制出口到中國的半導體設備,這也是繼美國、荷蘭之後,針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祭出的新一波制裁。
日期:2023-02-06
日本九州熊本縣知事蒲島郁夫在過年前率團訪台四天,拜會了華航、台積電及高雄市政府。身為熊本縣吉祥物的熊本熊,也跟著進入新竹的台積電總部,與未來將派駐日本的台積電員工相見歡。其次,熊本國際機場新大樓預定今年3月23日啟用,已知華航當天及3月26日都將開出一班包機,往返桃園機場及熊本。隨著台積電熊本廠(JASM)預定2024年底投產,以及台日觀光復甦,熊本縣政府對於華航重開之前停飛的熊本-高雄航線,以及新開闢台北(桃園機場)-熊本航線,都寄予厚望。
日期:2023-01-30
拜登政府鋪天蓋地的補貼,電動車產業引領美國本土製造業劇烈轉型,二○二三年開年連串起身炮,打響美國製造業破紀錄的大投資潮。
日期:2023-01-04
「台積電將繼續保持技術領先,深根台灣、持續投資、並與環境共榮。」12月29日,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台南科學園區、台積電南科18廠的3奈米量產暨擴廠典禮上,強調台積電持續在台灣發展的布局。除了南科18廠第八期的擴廠外,在新竹和台中的2奈米晶圓廠的工程,也持續進行,「明年第二季,新竹的研發中心,也將進駐8000位研發人員。」劉德音表示。
日期:2022-12-29
台日結盟不只在半導體晶圓代工,還將把台灣獨強的半導體製造技術延伸到生技領域。日前我主持的《陽明交大幫幫忙》節目,邀請到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前陽明校長郭旭崧、前交大校長張懋中三位重量級來賓,分享陽明交大與京都大學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合作研發自動化的幹細胞製備技術。
日期:2022-12-26
臺灣ICT產業擁有豐富的研發、製造與全球運籌能力,在電腦、伺服器的生產比重皆為全球第一。臺灣憑藉全球ICT產業不可或缺的優勢地位及具有高素質研發人力等優勢,除吸引國際ICT廠商來台設立全球採購中心,如Apple、Dell、HPI等,也吸引Microsoft、Google、Applied Materials等國際ICT廠商擴大在臺研發與投資。經與國際相同理念夥伴的擴大合作,共同打造安全、信任與強韌的供應鏈體系,讓臺灣成為引領全球產業鏈與供應鏈永續發展的關鍵。
日期:2022-12-15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赴美設新廠的後續效應,引發市場關注,長期關注半導體產業的前外資分析師陸行之週二(12/13)自曝:「我持有台積電股票,而且還不少」。他分析儘管台積電赴美有不得不去的壓力,但應該會將最先進製程留在台灣,維持與美國至少3年的技術差距。
日期: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