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年輕人對買屋充滿了挫折感,還有一項原因就是以大都會房子做為購買標的。何止台灣,全世界年輕人如果沒有富爸爸或祖上庇蔭留產,一開始就要入住首都或大都會,只能說「想太多!」
日期:2023-11-28
《今周刊》第2屆「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周五登場、3天的博覽會展期,預約看展人數已突破2萬人,不僅是年度最盛大金融饗宴,規模更勝以往,有逾130家國內外金融機構共襄盛舉。副總統賴清德親臨現場,致詞時盛讚今周刊對國家貢獻相當大:「這次聚焦三面向包括永續投資、數位金融、全民理財,也囊括40個重要論壇,可以說是含金量最高的博覽會」。「台灣重要金融業都參與盛會,年產值有1.45兆元,佔台灣GDP 6.41%,創造百萬工作機會,同時也擁有超過百兆元總資產,特別在上市櫃公司,金融業市值占總市值11.6%,僅次於半導體產業,若半導體產業是護國神山,金融業應該也是吧」!《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表示,金融業成長有賴於台灣經濟穩定成長與政府各部門通力合作,賴副總統與財金首長們功不可沒,這次博覽會展示金融業與政府的豐富成果,相信大家可以滿載而歸。
日期:2023-11-24
為鼓勵全民對理財有正確的認識並掌握最新投資趨勢,實現財富自由的願景 。《今周刊》主辦「2023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將在11月24日–11月26日為期三天,於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一館盛大登場。
日期:2023-11-20
兆豐金10月24日出現重大消息。去年兆豐內部增資救產險,睽違了8年,今年宣布要3.5億股現金增資,也就是說要靠50萬股東來救了。
日期:2023-10-25
14 家金控 9 月獲利出爐,因為股利高峰期已過,且工作天數較少,僅 2 家金控單月獲利逆勢較上月成長。累計獲利來看,去 (2022) 年 9 月開始,防疫保單理賠開始侵蝕壓低去年基期,而今年擺脫此陰霾,14 家金控與去年同期相比,不但已在上個月累計獲利轉正成長 1.82%、且超越去年全年獲利。在去年 9 月表現又不佳之下,今年前三季獲利達 3394.38 億元,同比年成長幅度已拉到 8.3%,隨著去年第四季每況愈下,接下來若無意外黑天鵝,逐月的年成長幅度可望愈拉愈大,且有機會挑戰歷史次高、突破 4000 億元。
日期:2023-10-12
中國近日爆發中植系旗下中融信託投資房地產失利、產品停止兌付,讓市場擔憂將爆發「中國版雷曼風暴」。金管會周二(8/15)提供相關曝險數據時強調:「金融業風險管控成熟」。
日期:2023-08-15
知情人士透露,合庫金高層人事,已由政院拍板定案,合庫金董事長將由董瑞斌出任,而合庫銀董事長,將由合庫銀總經理林衍茂升任,這也是繼台灣金之後,第二家公股金控及銀行董事長採取分立。
日期:2023-07-25
理財真的很簡單!很多人在小時候領到第一份零用錢時,在沒人教的狀況下就自然而然地理過財了!理財就是對自己的財務運作做個規劃。廣義的說,當我們擁有第一份屬於自己的錢,不管是零用錢或薪水,決定怎麼用它時,就接觸理財領域。可以說是我們每天、甚至不自覺中在做的事情。覺得理財不容易的人,常常是認為根本沒錢可理,或因為沒有方向,不知如何分配規劃自己的錢,甚至覺得規劃很麻煩,不想花時間傷腦筋,本書就是要提供簡單易懂的原則讓大家很容易做到、做正確。
日期:2023-07-21
覺得理財不容易的人,常常是認為根本沒錢可理,或因為沒有方向,不知如何分配自己的錢,甚至覺得規劃很麻煩,不想花時間傷腦筋。本文作者謝劍平提供簡單易懂的原則讓大家很容易做到、做正確,並解答現今年輕人不可輕忽、也不能不知的財務規劃觀念,掌握邁向富裕人生的關鍵入場券。
日期:2023-06-26
用自己不了解的方式理財,是標準的賭博,運氣好或許能嚐到一些甜頭,運氣不好的時候會讓自己財務崩盤。
日期: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