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兆元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兆元共有3077項結果
台股

把台積電推上世界,張忠謀卻不曾當台灣首富...92歲大壽那天身家排24名,堅信「快跑未必能贏」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13日以94億美元(約新台幣2900億元)身價,成為台灣新首富,遠遠超越鞋業集團宏福實業創辦人張聰淵、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根據富比世即時富豪榜資料,林百里在全球首富榜中,排名第220名。

日期:2023-07-14

傳產

廣達、緯創、技嘉、光寶…機會降臨都須長期布局,謝金河憶林百里賭對這件事,股價狂飆23年

林百里下大注,賭對了!我在今年開年之初的演講講義中,列出2023年台灣投資四大亮點產業,如今23年已經過去一半,回頭一看,這四大產業都出現奔騰的走勢,從軍工產業,資安,到新能源,第四個是Chatgpt,那個時候只看到Open AI及微軟,沒想到最後的黑馬是Nvidia的黃仁勳。而AI帶給台灣產業的助力,恐怕會出乎市場預料之外。

日期:2023-07-13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351期︱6月營收追蹤—麗豐KY、新產、帝寶、國泰金

我們針對麗豐KY(4137)、新產(2850)、帝寶(6605)與國泰金(2882)的六月營收進行分析與評論。不斷地追蹤與修正,才能讓我們在資本市場的汪洋中行駛的更穩更遠。

日期:2023-07-12

ETF

牽動百萬理財族荷包 年輕投資人勢力抬頭 20檔國民基金績效全盤點

經濟局勢瞬息萬變、物價攀升,再加上餘命增長所帶來的危機感,讓國人理財意識也大幅提升,截至今年五月,由投信公司發行的境內基金總計多達四○○五檔,總規模逼近五.五七兆元,各基金的受益人數加總更已超過七六四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二八%;但,哪些基金與理財族的口袋盈虧最有關係?

日期:2023-07-12

傳產

成衣雙雄、金控巨頭、電子大廠… 上市櫃公司紛喊交棒,他們準備好了? 大交班時代

(今周刊1386)台灣百大企業掌門人平均年齡達67歲,老化已經成為目前台灣上市櫃公司的一大挑戰。專家預估,未來5年,台灣至少有1~2成的企業得進行世代交替。隨著第2、第3代接班人浮上枱面,如何順利交棒,已經是台灣企業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日期:2023-07-12

國際總經

高盛下調多家銀行評級,地方政府紛紛財政告急,中國債務問題究竟有多嚴重?

「中國的債務問題是很嚴重的!」「中國國債的債信還是很堅挺的,有問題的只是地方政府債!」「美國的問題更嚴重,你看美國的債務比中國大多了!」「美國,那才真是債留子孫,禍及三代!」幾位投資總監七嘴八舌地點評債務問題,講到債留子孫的問題時,我實在忍不住了。

日期:2023-07-11

房地產

台南版「信義計畫區」地點浮出來!背後推手南科躍居科學園區老大「善化新市大熱區」

馨傳不動產智庫彙整三大科園學園營業額資料顯示,近年南部科學園區營業額快速攀升,今年截至4月底,南科累計營業額約4,585億元,超越竹科4,371億元、中科2,984億元,成為三大科學園區之首。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雖然南科比竹科更晚設立,但南科園區面積更大,進駐南科的產業多元,主要產業包括半導體、光電、精密機械、太陽能、生物科技等,總營業額終於贏過竹科。受到南科蓬勃發展的帶動,台南成為今年七都中預售屋買氣相對活絡的地區,成交量不減反增,房價更具支撐。

日期:2023-07-06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348期︱小確幸報報:尋找未來1個月短線勝率較大的潛力股

我們推出「小確幸報報」的新單元,主要是針對未來1至1.5個月短線股價可能比較有表現的存股池個股進行分析。用意不在於鼓勵做短線,而是考量到人性難免有想做短線、以及小確幸的需求。雖然小確幸的小利對我們財富增長並無多大幫助,但卻有益於心理與生理的健康。就像打麻將一樣,過度沉迷絕對是件壞事,但偶爾打打衛生麻將,卻可豐富我們社交生活以及預防失智。

日期:2023-07-05

台股

大盤下半年怎麼走?強勢族群重電、伺服器能追? 台股基金十強出列 操盤贏家解析後市

台股上半年表現亮眼,不但在全球主要股市排名前段班,加權指數狂飆二七七七點、漲幅達十九.六%,更創下歷年同期第三大漲點。投信基金經理人也努力拚績效,上半年基金績效王出爐,日盛投信與野村投信表現最亮眼。能繳出高績效的關鍵為何?台股後市怎麼看?漲多的族群還能追?兩位金牌操盤手一次解讀。

日期:2023-07-05

科技

AI商機大噴出,台灣電子業狠打馬雲、趙偉國的臉,但新創事業卻面臨種種障礙

前兩天主持《今周刊—台灣大未來》的年度論壇,主題是談台灣的新創與人才,邀請到益鼎創投董事長及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葉俊顯、水木創業顧問董事長及清大創業車庫創辦人廖湘如來演講與座談。其中談到不少重要議題,也曝露出台灣發展新創產業的不足之處,這些討論對台灣發展新創及培育人才都相當關鍵,在此與大家分享。

日期: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