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春季Covid-19 期間,標普500指數在短短的22個交易日中下跌了近34%。然後市場在2020年3月23日下跌-2.9%之後觸底。
日期:2021-04-19
當初的40萬翻了2.5倍!有位女網友表示,2014年把台幣40萬元,投入股票之後,7年之間就沒有再去動它,當中有動用到現金股利,出國去玩,做額外的開銷,若還有剩下的錢,就會再繼續買進;近期發現就這樣滾到了100萬元,平均每年增加約快10萬。
日期:2021-04-18
今年經濟復甦的力道,儘管史無前例,但終究是根基不牢;這場因疫情造成的衰退,觸發了幾個結構性的變化,影響將十分深遠。
日期:2021-04-18
許多人都知道,想要變有錢只有兩個方法,「開源」和「節流」。然而「開源」在許多上班族眼中,又是那麼談何容易的事情,於是「節流」變成了主流。只是追求省,真的能讓存摺數字變多位數嗎?
日期:2021-04-15
「經濟人」(Homo Economicus)也許一直都能理性處理事情,但我們身為一般人,倒不需要在家裡存放太多巧克力。
日期:2021-04-14
同樣子女、同樣成就,在不同年齡父母的心裡,可能完全不一樣。不是因為子女變差,而是父母不一樣了!
日期:2021-04-12
儲蓄險是很多民眾喜愛的理財保單,就有人分享買了30多張儲蓄險的經驗,認為是懶人儲蓄的好方式,並將自身挑選保單的2大重點告訴大家,讓其他網友們直呼「神人」佩服他的存錢精神,也引起其他人分享過去曾看過一句話,「儲蓄險或許不是讓我賺最多的,但卻是讓我存下最多的」。
日期:2021-04-12
工作、生活壓力大,現代不少人耽溺於「小確幸」,秉持著花少少的錢就能讓自己享受快樂的感覺,暫時忘卻人生的苦悶,或是犒賞自己平日的辛勞;只不過,這些小確幸疊加的背後,可能讓你步上不斷喊窮的不歸路,這些「小確幸」是否真有其必要性?不妨先檢視一下自己的收支狀況,再來做安排。一名作家講述身邊朋友的故事,指對方在婚前是個不折不扣的月光族,每個月賺3萬多全部花光光,婚後受到先生的影響開始學理財,6年後成功攢下一間房,而該作家也不吝分享,許多人常抱有的5個害窮小確幸,無形中讓自己的錢包如開水龍頭般,口袋錢財一去不回頭。
日期:2021-04-09
編按:什麼樣的一本書,還未上市就引起整個金融界熱烈討論?央行前任總裁彭淮南頂著「全球唯一14A總裁」光榮退休才3年,近日由央行現任理事陳旭昇、李怡庭,前理事、台大經濟系退休教授吳聰敏,3位前後任理事合著新書《致富的特權:20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劍指擔任央行總裁20年的彭淮南,抨擊這些年來,台灣房價高漲、人才外流、產業升級不力,都跟央行政策脫不了關係。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更為本書寫了推薦序,陳南光指出央行必須做出制度上的改革,央行應是一個介於政府機構與研究單位的綜合體,不僅組織與運作上應更加靈活有彈性,在面臨新的總體金融與經濟情勢挑戰時,有發現問題、尋求可能的解決方案並自我調整的能力。「主要國家的央行在面臨國際經濟與金融情勢的鉅變時,總會大膽地調整政策目標、啟用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或重新思考貨幣政策架構,必要時進行組織結構的大幅變革。要能做到這點,央行必須有札實的研究團隊與更具彈性的組織架構與人力配置,以及應對制度變革與制定長遠計畫的能力,才能因應未來各種挑戰。」媒體上經常出現美國聯準會或是臺灣中央銀行的新聞,但是在一般人的生活當中,央行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新聞中利率的升降、匯率的升值或貶值、貨幣的供給,這些看似抽象的貨幣政策調整,對普通人生活的影響絕對超過你我的想像。臺灣房價之所以如此高漲,就跟央行20年來一直維持低利率有關。而長期壓低新臺幣匯率,雖然對於臺灣的出口貿易或許曾有助益,長期而言卻也導致產業升級不力的後果,對經濟體質有負面影響。為什麼這麼說呢?背後的道理是什麼?本書用簡潔的篇幅,提供外行人也能輕鬆看懂的解說,讓大家瞭解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多少代價。
日期:2021-04-06
作者雷納‧齊特曼(Rainer Zitelmann)是歷史和社會學雙博士,曾任德國第三大出版社總編輯和世界報主編。(念兩個博士與他的致富無直接關係) 任職媒體期間,齊特曼曾對45位富豪做了一對一的深入訪談,這些人的凈資產最少在1,000萬至3,000萬歐元,最多則達幾十億歐元。光是採訪紀錄就多達1,740頁。 這份高達1,740頁的採訪,讓他發現:光靠上班領死薪水,你不會變有錢,錯誤的投資與投機,你也會很快從有錢到破產,至於創業,你得先累積一些東西…… 因此,多數人(你我)需要的起步是「死薪水的不投機致富金律」,才能變有錢之後一直保持有錢。 作者後來也從領死薪水的媒體人,轉進地產投資,還開了一家地產行銷傳播公司,實現財富自由。 這份詳實的財富研究調查,將告訴你:死薪水的致富基礎是,不動產和股票。
日期: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