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墾丁觀光人潮大減再度成為熱議話題,包括食物高價、房價昂貴等招來不少批評,也連帶讓該地觀光業逐漸沒落,不少人直言「國旅就是這樣被玩壞的」。近日,有YouTuber親自前往實測當地物價,驚訝表示「六片櫛瓜居然要價100元」,墾丁話題再度延燒,當事業者也出面喊冤,經菜販實際秤重,坦言「6片100元」真的有點貴。
日期:2024-08-24
週五(8/23)晚間8時30分到9時左右發生中國信託ATM大當機,甚至網銀、APP都進不去,紛紛在臉書詢問:是小七的中國信託ATM壞,還是全部都壞了?中國信託指出,「本行今日晚間內部系統異常,致使部份對外服務受到影響。經處理後,已於半小時左右恢復服務,造成客戶不便,敬請見諒。」
日期:2024-08-23
中信金週五(23)舉行臨時董事會,通過重大轉投資項目,申請投資新光金控,經財務顧問建議,中信金判斷新光金每股合理收購價為每股14.55元。中信金週五晚間宣布,申請公開收購方式投資新光金,以每股收購價格14.55元,取得51%股權。中信金表示,公開收購價格每股收購對價約為1股新光金控普通股換發中信金控普通股0.3132股及現金約新臺幣4.09元,以取得新光金控10%至51%股權。如以中信金控近3日股價約每股33.4元為基準計算,每股收購價約新臺幣14.55元(現金加股票)。待取得主管機關投資核准後,再提報董事會通過主管機關核准之條件並再行公告。中信金週五舉行臨時董事會通過提高本案收購比例,上限從原25%提高為51%,以期有機會一次取得新光金控過半股權,助於維持市場秩序及穩定性。中信金總經理高麗雪表示,這個價格早在8/20結束臨時董事會時就已決定。
日期:2024-08-23
誰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誰說每一年的股票市場都差不多?以為過去在資本市場的經驗,幾乎每一年都有傳奇,都有新鮮事。前年最被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是AI,是皮衣男黃仁勳先生又吃了哪一家餐廳,今年大概就是糾纏多年的台新金以及新光金,終於要合併了。
日期:2024-08-23
台新金(2887)與新光金(2888)週四晚間20:45宣布,正式通過新新併,並於晚間9點多舉行換約儀式。儘管台新金與新光金提出以每股0.6022股普通股,換新光金1股普通股、每1股特別股兌換新光金1股特別股的方案,但仍被部分新光金股東詬病:「新光金股價12.45元(8/21收盤價),但台新金只想用11.32元買,太便宜了。」對此,台新金總座林維俊回應:「中信金的案子就像天邊的彩虹,碰不到也摸不到,我們已經是桌上的牛排,做了很多準備,不管你要三分熟、五分熟,我都端給他,差別很大。」
日期:2024-08-23
在台新金(2887)與新光金(2888)於週四(8/23)連袂舉行換約典禮後,週五(8/23)一早傳出,於日前放話要「投資」新光金的中信金(2891),將在中午召開臨時股東會,可望提出對新光金小股東來說,更具吸引力的公開收購價格。
日期:2024-08-23
台新金(2887)與新光金(2888)在週四(8/22)晚間宣布臨時董事會通過新新併,新光金與台新金換股比例1:0.6022,並將更名為「台新新光金」,若以台新金與新光金週三(8/21)股價分為18.8元、12.45元來看,新光金等於是折價約9%被收購。台股周五(8/23)以22042.59點開出,下跌近200點,台新金股價則是上漲逾3%、最高來到19.45元,新光金則是重挫近6.5%,最低來到11.65,近午盤已爆93萬張量。而仍在準備出招的中信金,股價則是一路小跌1%左右。然而,在開盤不久後便傳出,中信金將於周五近午時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公開收購新光金的細節,包括可能用每股超過14元的價格收購、第一階段擬買到30%股權、第二階段買到51%。消息一出,新光金股票跌幅收斂,一度拉回平盤的位置。從淨值的角度來看,台新金目前為16.32,比新光金的16.53還低,不少人會認為新光金委屈了,連新光金的大股東新纖(1409)、新保(9925)股價也同步下跌1-2%不等。
日期:2024-08-23
群創賣廠+減資!下周一(8/26)恢復交易!EPS可望貢獻1.84元,未來群創(3481)成長潛力在哪?
日期:2024-08-23
與台股走勢高度雷同的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自7月歷史最高點5931點,回檔下跌至8月最低點4290點,共計下跌1641點,跌幅27.7%,截至8月21日,費半指數收盤5267點,約收復跌幅的60%。
日期:2024-08-23
央行周三(8/21)籲請國內銀行自主控管不動產貸款總量,各界解讀為抑制過熱房市。住商機構觀察內政部數據,2022年全台住宅用建照量共逾18萬戶,創1995年以來最高峰。若是以工期3年計算,當年度建案最快於今年出現交屋潮。當時進場民眾,恐怕交屋時申貸就是一大難關。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此波「最嚴限貸令」衝擊中小建商與近期交屋民眾,下半年買賣移轉量勢必緊縮,但房價是否出現盤整,仍需視整體金融環境而定。
日期: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