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債券基金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債券基金共有552項結果
理財

從白手起家到每月穩領12萬被動收入,小夫妻「3招用錢生錢」40歲財富自由!挑選高股息4要點,開啟「躺賺」人生

編按:阿汝娜、周劍銓是一對夫妻,阿汝娜25歲就欠了近4,500萬元的房貸;周劍銓原本是紡織世家第三代,卻因金融危機家道中落,自己也失去在香港高盛銀行的工作。雖然家逢巨變,但夫妻靠著創業,到全球不同市場投資,從正確、專業的投資決定,6年就谷底翻身,從白手起家賺到千萬資產。在北部養育兩個孩子的家庭每月開銷動輒超過10萬元,一位新竹市的雙薪家長分享,包含房貸、兩個就讀公立小學的孩子(未參加安親)、才藝費、孝親費及生活開銷,每月支出至少需13~14萬元,月薪基本上都打死,只能靠分紅及年終存錢。另一位網友則表示,兩個孩子分別就讀小學五年級及幼兒園中班,光是安親、英文及才藝費用就將近1萬元,加上房貸、車貸及孝親費,每月開銷也差不多10萬元,讓很多網友直呼錢不夠用。40歲中年族群通常收入高、開銷大,進來的錢多,出去的錢更多,如果沒有穩定的現金流,常面臨無錢可花的窘境。作者阿汝娜、周劍銓不算房租或其他資產的現金收入,現在每個月能有超過台幣12萬元的被動收入,是怎麼做到的?3個方法用錢賺錢、獲得穩定的現金流。

日期:2025-02-25

ETF

外商蓄勢〉 曾靠「非台股基金」迎十年盛世 後遭本土大軍攻城掠地 聯博、摩根、施羅德再出擊策略

(今周刊1470)在國內基金市場,外商資產管理公司曾經擁有一個黃金「世代」。

日期:2025-02-19

債券基金

投入美國長天期公債 平均殖利率達四%以上 直投債達人教戰 成功鎖高利、領高息

隨著愈來愈多券商推出小額買債的服務,「直接投資債券」不再是富人專利。從「直投債達人」的分享中也能體會,相較於債券基金或ETF,手握債券能讓理財人生增添更多安定感。

日期:2025-01-15

債券基金

2025美股這樣賺!抄底輝達、Meta,觀察10年買進特斯拉…這檔標的連3年績效大勝標普500,最強選股策略曝光

美股七雄近兩年成為市場多頭總司令,不少基金都給予較高權重的配置。在眾多布局相似的基金中,有一檔美國成長股票基金近來表現脫穎而出,究其因,「時機的選擇」是最大關鍵。

日期:2025-01-08

ETF

00929股價剩不到18元,賠錢也要賣?短期波動≠長期價值,達人不賣股「3解方」:把錢錢凹回來

編按:高股息ETF近來開始大吹降息風,00929本月配息直接腰斬,00936、00934、00940等月配息標的配息也是溜滑梯。00929投資人紛紛棄船,00940從最高時期接近百萬股民,到現在只剩下86萬人...這個時候到底該不該換股操作,還是要繼續凹下去,相信是許多股民心中的大哉問。到底遇到高股息配息不斷降低,投資人到底該怎麼辦?投資部落客小犬提出了以下解方...

日期:2024-12-12

債券基金

從單身到退休,一輩子適用的投資節奏! 專家:333法則挑基金、配息型債券留意此風險

如何準備退休金?近年不少民眾會透過買基金、買ETF等方式,幫助自己滾出一桶金。資深財經媒體人羅際夫表示,不論透過定期定額、買零股、每月投入3千元或5千元投資,重點是挑到好標的。他建議處在人生不同階段民眾,單身族勇於投入科技類股等積極標的;三明治族佈局全球市場並著眼債券或ETF避險;進入準退休族群,慎選高配息型ETF或債券等穩健標的。透過不同階段紀律投資習慣,人人有機會達到財務自由!

日期:2024-11-25

理財

兩個幼稚鬼在吵架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與聯準會主席鮑爾兩人不對盤,搞得股、債市表現不佳,只有虛擬貨幣是未來市場的主旋律。

日期:2024-11-20

債券基金

曾年吸資金逾千億 目標到期債結算潮將至 31檔基金明年到期 說好的報酬有譜嗎?

訴求「持有至到期日就能穩賺債息」的目標到期債券基金,在二○一九年吸引逾千億元資金進駐,且多數均為「六年期」;眼見明年就將進入基金清算高峰期,這些基金究竟能否實現讓投資人穩拿本息效果?

日期:2024-10-30

債券基金

00929配息忽高忽低...退休想月領14萬怎麼做?他47歲提早退休:「1招穩定領息」贏過存股高息ETF

最近有一些線上網友詢問,某些原因得到一筆不小的款項,有的可能來自於繼承,想善用投資來規劃下半生,那我們就用基金來試試看,如何規劃?

日期:2024-10-18

台股

沒有得獎光環、沒有通路想賣近半年績效卻異軍突起 路遙知馬力揭密股、債基金意外贏家

金融市場震盪加劇,愈發考驗著基金經理人的操盤實力。檢視近半年基金績效排行,某些過去未受市場重視的基金也被「震」出水面,讓市場看見經理人的好身手。

日期:20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