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險風暴還在持續,這堂高達數百億元的課,業者拒保的各種理由不斷翻新,保戶的怨氣也持續累積,產險公司賠了錢,連帶也賠進了商譽,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系教授葉啟洲說:「面對龐大理賠壓力,業者現在只能在理賠金額與商譽之間,選擇一個平衡點,但做此決策的同時,商譽已然確定受損。」
日期:2022-05-18
隨著四月初本土疫情攀升,至五月十五日累計確診通報人數已突破七十六萬大關,也讓各家產險公司的防疫保單熱賣到下架,甚至承保的事務上出現許多離奇的爭議。關於保戶所關切的「○加七隔離新制上路後是否能獲得理賠」、「重複投保是否受理」等問題,本刊整理出十大疑問,提供消費者申請理賠時參考。
日期:2022-05-18
防疫險保單之亂持續延燒!日前各壽險、產險公司宣布可接受數位健康證明,作為理賠文件後,相關放寬理賠的措施,似乎仍難以平息民眾不滿,而在今(17)日上路的0+7居家隔離條件放寬,也同步牽動防疫保單中的隔離理賠金。不只在理賠方面出現諸多爭議,連核保與否都成為關注焦點,甚至還在網路上引起一陣改名風潮,起因源自於有部份產險業者,日前在舊保單續約與否上出現爭議,富邦產險開出第一槍宣布將拒絕重複投保者,若已繳費也會寄發「婉拒承保通知書」,因此引發民眾怒火。
日期:2022-05-17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65,83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5,794例本土個案及39例境外移入(1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8例死亡。
日期:2022-05-17
心臟科權威、72歲振興醫院院長魏崢傳出確診消息,第一時間他就發訊給員工,分享自己是輕症、但喉嚨發炎、痛到連喝水都沒辦法,魏崢因為憂心不少員工染疫不舒服,因此寫下400多字的簡訊,提醒三大重點以及8種容易下嚥的食物、3種能舒緩的藥物,希望能染疫的人都能夠早日康復。
日期:2022-05-17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周一(5/16)公布國內新增61,75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1,697例本土個案及57例境外移入(3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9例死亡。
日期:2022-05-16
台灣為何從一開始的堅持病毒清零,走向逐步開放與病毒共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和病毒的特性有關係,剛開始的時候沒有疫苗和口服藥物,致死率又高,因為致死率高才要清零,「致死率大幅降低!這樣的情況下,大家就覺得要跟病毒來共存。」
日期:2022-05-16
衛福部政務次長薛瑞元周一(5/16)出席立法院公聽會時,被問到對於轉診不及造成憾事的看法,薛瑞元說,這次的事件要檢討的是,基隆衛生局沒有善用EOC系統(緊急醫療應變中心)直接查看病房情形。薛瑞元補充,若有經由EOC,就可直接看病房情形,指引轉送醫院,不用一家一家詢問,而中央開會將決議新制,被問到是否有和地方充分溝通,薛瑞元說,之前就已召開過會議,地方在聯絡協調方面不知有何問題,導致當天值班人員不知道可以利用EOC管道快速聯繫。而基隆衛生局也回應,除了使用緊急醫療作業系統,也致電詢問,不到1個小時找到床位,沒有所謂延誤。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下午記者會緩頰表示,次長沒有要指責任何人,也沒有特別指基隆衛生局怎樣,只是說有這樣程序大家可以善用。
日期:2022-05-16
編按:輝瑞兒童BNT疫苗到貨了!原預定在5/12運抵的首批輝瑞兒童BNT疫苗,因為系統有問題延至周一(5/16)清晨到貨,本次自購77.76萬劑輝瑞BNT兒童疫苗,因延誤4天到貨,預計5/20施打的,也會往後順延,推估應為5/24開打!6-11歲幼童於5月起開始接種第1劑新冠疫苗,廠牌為莫德納,台北市教育局統計,僅27所、17%學校,共3000多人施打。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說,小朋友疫苗接種的情況順利,目前還沒有接到有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另外,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資料顯示,研究團隊招募4016名6-11歲兒童,相隔28天打2次疫苗,約3005名孩童接種成人劑量一半的莫德納疫苗,所產生的抗體相當不錯,和18-25歲成人效果差不多,但仍有發燒等症狀,比較輕微的副作用是疲勞、頭痛和注射部位疼痛。輝瑞BNT的青少年及兒童疫苗的EUA,均已於4/28通過,目前ACIP建議,兒童接種輝瑞BNT兒童劑型時,2劑間隔至少12周,免疫低下者可打基礎加強劑,目前不建議與莫德納混打。而美國生技公司莫德納(Moderna)首席醫療官1日表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準備在6月開會批准該公司替6歲以下兒童研發的新冠疫苗,公司有信心可以通過。(原文刊登於2022/5/5,更新時間為2022/5/16)
日期:2022-05-16
台灣本土疫情不斷攀升,相較於2021年5月發布全國三級警戒,政府態度如今從清零走向與病毒共存,和中國上海因封城2個月所出現的亂象形成強烈對比;前副總統陳建仁日前接受美國有線電視網《CNN》訪問,指出台灣要透過封城防堵Omicron擴散是不可能,反而在疫情下,現在國內更應該要聚焦2件事。
日期:202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