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蘋果日報》近日遭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搜索、拘捕壹傳媒高層及新聞工作者,相關銀行帳戶與資金皆被凍結。香港《蘋果日報》今(23)日宣布,明(24)日將是蘋果日報紙本最後一期,目標印刷100萬份;網路版則於24日凌晨起停止運作。
日期:2021-06-23
莫忘黎智英今天早上走路到公司上班,路上接到蘋果電子報記者打電話來問,香港將軍澳的蘋果日報被搜索,並且有五個人被逮捕,問我有什麼看法?我還不太了解內情,在很吵的路上,簡單回應兩句,我的回應很快出現在蘋果電子報上。
日期:2021-06-18
香港《蘋果日報》再度被抄!繼去年(2020)8月,香港警方突襲《港蘋》,帶走黎智英等壹傳媒高層後,今天(17日)清晨不到8時,又出動百名港警將《蘋果日報》大樓團團圍住,目前已知包括壹傳媒集團行政總裁張劍虹、週達權、《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副社長陳沛敏及張志偉等5人,被控「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遭押走。
日期:2021-06-17
雄獅集團欣傳媒資深總監林芳怡10日驚傳因武漢肺炎驟逝,從身體不適到送醫不治,僅短短不到24小時,讓親友們備感錯愕,紛紛湧入臉書表達哀悼。稍早,林芳怡的臉書已經轉為紀念帳號。她的好友、總統府前攝影官鄧惠恩10日在臉書哀痛表示,衛福部10日公布21名男性、7名女性個案,共計28例死亡,他們不僅僅是衛福部的一個編號,他們都有名字和關愛他們的人。
日期:2021-06-11
他是楊波,46歲,5年前認識了台灣女孩,女孩成了老婆,他靠著臉皮厚把太太娶到手,「我太太對我一開始沒意思,我對他一見鍾情,男生嘛就臉皮厚,我就追啊,我們就結婚了。」
日期:2021-06-02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提出寶貴見解,我們該如何面對「後真相」社會:媒體人及閱聽人的應有認知。
日期:2021-05-31
國內疫情延燒,三級防疫措施延長至6月14日。外界憂心,台灣下半年經濟受到疫情影響,將呈現何種趨勢?未來全球經濟又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日期:2021-05-31
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針對關西機場事件省思「台灣媒體的自律與他律」。
日期:2021-05-31
死灰復燃的本土疫情攪亂台股一池春水,雖然市場似乎逐漸消化這項利空,但在關注疫情發展的同時,投資人也不該忽視國際盤勢的變化,尤其一道經過歷史驗證的「股災魔咒」,已在近日悄悄來襲。
日期:2021-05-26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讓許多投資人深感不安,就怕疫情衝擊台股,讓自己套牢慘賠。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雖然在疫情衝擊下,加權指數一度跌至1萬5159點,櫃買指數(OTC)也大幅下滑,但他依舊看好台灣經濟基本面的實力,「1萬5000點,應該可以守得很好。」
日期: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