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出包!明年將迎來首批畢業生,學習歷程檔案將取代備審資料,作為升學的重要參考依據。不料,卻傳出學生先前上傳的學習歷程檔案,遭到工程師在移機的過程中不慎「手誤」刪除,教育部證實確有此事,目前正全力搶救中。
日期:2021-09-25
許多西方軍事專家都有一個夢想,就是台灣擁有數千枚導彈和無人機、一支靈活且訓練有素的常備軍、一個不考慮國防成本的政體、以及斯巴達般的英勇選民。但不幸的是,台灣沒有這種軍事結構、政治制度或社會,而也不太可能發生急遽的變化。
日期:2021-09-07
台灣防疫成就在2020年交出亮眼成績單,成為全球少數維持正常經濟活動的國家。但在今年,Covid-19病毒首度突破台灣的境外管控,進入境內造成社區感染,公衛專家提出全民施打疫苗為首要解決方案!有此前車之鑑,虛擬網路世界的資安疫情破口,也會在毫無防備的狀態一夕成災。為了保護企業資安,接種防勒索疫苗絕對是當務之急!
日期:2021-09-06
這陣子大家都忙著瘋航海王跟鋼鐵人,不少從5月小股災以來的績優個股目前都還躺在地上,現在即將來到除權息旺季,過去績效優異、配息大方的公司股價還沒回神,現在自然就變成高殖利率概念股囉!不過,配息這種事情當然還是要拚填息才算真正入袋嘛,阿格力把過往填息機率參考進來,直接分享給大家這些高配息、高填息率的績優公司!
日期:2021-07-07
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分析,中國對台資訊攻擊模式的演變與趨勢。
日期:2021-05-31
三代同鄰的最佳距離是多少呢?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則貼文的建議是:「一碗湯的距離…燉個雞湯,端到孩子家時剛好能喝,近了太燙,遠了太涼。」
日期:2021-05-07
相信不少用戶已發現,最近登入LINE電腦版時,有跳出「電話號碼登入電腦版LINE結束服務公告」的消息,如果直接按掉不予理會,可能會損失所有的好友與貼圖!
日期:2021-03-26
愛沙尼亞數位身分證上路後,從使用人口不及一成,而今成為全球爭相學習的數位典範,關鍵在於便利、安全與信任。這三大關鍵,能否給台灣寸步難行的政策推行更多啟示?
日期:2021-01-06
標榜能讓民眾享受便利服務、接軌國際潮流的晶片身分證,因無法化解資安疑慮,在試辦前夕狼狽喊卡。其實,台灣民意拒絕的,並非身分識別數位化,而是政府不願耐心溝通的草率態度。
日期:2021-01-06
疫情衝擊,供應鏈出走中國,轉單時代正式來臨,讓2020年成為全球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轉折年,你做好迎接大單的準備了嗎?
日期: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