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健康存摺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健康存摺共有47項結果
健康

麻疹疫苗公費接種哪裡打、自費疫苗多少錢?一個APP可查有無打過!症狀、如何傳染:麻疹懶人包必看

台灣麻疹病例創下近5年新高,已累計16例確診個案,掌握接觸者超過3000人,麻疹多數透過接觸跟飛沫傳染,空氣傳播機率相對較低,但仍應避免去人多擁擠處。今周刊整理10個麻疹相關問題,包括是否該接種麻疹疫苗、麻疹症狀、麻疹潛伏期、傳播裡有多久,讓民眾正面應對、別過度恐懼。

日期:2025-01-10

健康

麻疹疫苗哪裡打?羅一鈞:兩類人才需要現在接種「威脅最大是流感」…為何說台灣不會麻疹大流行?

農曆春節將至,流感人數激增、麻疹疫情升溫都引發民眾關注,衛福部長邱泰源週四(1/9)表示,會跟廠商協調,提供足夠的疫苗,讓有必要的人能夠順利接種。「請大家不用搶打麻疹疫苗。」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重申,即使有充足的自費疫苗,大家也不需要搶打,因為國內群體保護充足,請大家先讓醫護人員施打,另外就是要前往越南、印度等東南亞、南亞麻疹流行國家可考慮自費接種。羅一鈞說,目前對台灣和鄰近國家威脅最大的還是流感,今年我國的流感疫苗吻合度很好,所以打流感可有效預防病毒,強烈建議大家春節前都能接種流感疫苗。民進黨立委、醫師王正旭指出,今年流感病毒以A型H1N1為主,從2023年流感疫苗對於65歲以上長者的效果來看,有打疫苗可以降低重症風險達7成5,降低死亡風險近7成。

日期:2025-01-09

健康

雀巢健康科學「諾沛」以天然食材補給健康存摺 為下半人生的精彩助攻

根據人口統計,到了2034年,台灣約有一半的人口超過50歲,面對人口結構的丕變,40-50歲的熟齡族不將僅是台灣社會的中堅力量,也是未來超高齡社會的主角。想要樂享下半人生,非得從積蓄「健康老本」開始做起!

日期:2024-10-14

科技

《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的健康秘訣 選擇好床墊享受健康人生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連帶影響睡眠品質,許多人覺得失眠、睡不好只是小事,但對 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來說,因為長期主持健康節目,讓她深刻體會「想要健康生活,絕不可輕忽睡眠,而其中關鍵就在床墊。」

日期:2023-03-23

生活消費

探索、拚搏、累積、安頓 我們的人生學分

人生中最遺憾的事是什麼?最快樂的事又是什麼?一位安養中心的阿公、阿嬤沒有選「財富自由」,沒有選「為社會貢獻」,反而端端正正為《今周刊》寫下「種菜」,那是他們最大的快樂了。另一位長輩用同樣娟秀的字跡,寫下「教育」,他則認為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堂課。每個人生都不同,遺憾、快樂卻都是環環相扣的學分,11位生命夢想家,11種修煉人生學分的方式,無論遺憾、快樂都能從中萃取養分,完整了他們的人生。

日期:2023-01-17

健康

過年期間快篩陽怎麼辦?22縣市「視訊門診能領藥」一次看!室內脫口罩?王必勝鬆口時間點

本土疫情連日來下降,周一(1/16)確診個案為1萬5409例,為了迎接長達10天的連假,如果民眾確診或快篩陽性該怎麼辦?指揮中心表示,可到疾管署網站首頁「COVID-19春節防疫專區」查詢,此外,APP「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也有相關資訊,明天將正式上架。

日期:2023-01-16

數據共享創造新商機

督洋生技打造智能雲服務 帶動健康器材產業鏈

現代人渴望放鬆、抒壓,過去主要吸引銀髮族的按摩椅,市場早已擴及至年輕世代。健康器材屬耐久財,顧客買下一張按摩椅,短期內不易再消費類似產品,但總部位於桃園龜山的督洋生技公司,卻透過數位轉型,打造智能健康雲服務,不僅其所研發的tokuyo按摩椅具有IoT物聯網功能,且透過建立健康產品生態系,可同時帶動跑步機、血壓計、體脂計相關產業上下游,創造異業結盟、拓展產品通路。

日期:2022-11-10

科技

健寶運動結合人工智能尿便檢馬桶 英普瑞斯打造健康新生活

每天只要在上廁所時使用人工智慧馬桶,就能馬上知道健康狀況,還能上傳雲端長期追蹤、即時示警健康變化。現在,這個充滿未來感的場景已經實現。英普瑞斯創辦人因家人生病,深刻意識到日常保健及培養良好健康生活習慣事關重要。英普瑞斯打造台灣首創全民健康數位資產管理平台-《健寶運動APP》,以提供《健康幣》獎勵模式幫助民眾養成規律運動與健康生活習慣,並鉅資打造全台首座以國人常見慢性疾病預防為主的尿便檢疾病早期預警雷達系統-《握健康》,期許下半生要為人人享有健康生活而奮鬥!

日期:2022-10-28

理財

60歲鄰居阿姨的上世代甘苦談:年輕時看著先生和大伯為了婆婆安養費3、5千的吵,就覺得貧窮很可悲...

早上遇到鄰居阿姨聊天,談到上一代的甘苦談等等,大概就是時下年輕人最不愛聽的那些老生常談,不過我這中年人聽得倒是津津有味。我們往往可以用別人的人生故事當作借鏡,又或者當作是一份考古題,提前多寫多練習幾次,未來就能繳出不錯的成績單。

日期:2022-09-01

健康

疫情催生健康意識抬頭

疫情下,因醫療緊縮而影響慢性病患就診,但幾乎所有的慢性病都是在治療「未來」,而非現在。這是一個減少風險的概念,需要透過「多溝通」與「倡導健康生活餘命」來提高國人的病識感。

日期:202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