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來,以「增進全體國民健康」為目標的全民健保,讓民眾能以低廉價格隨時隨地享受醫療服務,社會滿意度因此逼近九成。但當健保財務再次出現危機,我們被迫正視不願面對的真相:多年來以「實惠便利」為優先的醫療體系,未必能讓民眾更健康,甚至還可能形成反效果。要讓健保永續經營,並達成增進國民健康的任務,我們該做的,遠不只有調漲健保費。
日期:2020-10-07
隨著明年企業經營法定成本將大增,工總祕書長蔡練生表示,歐、美疫情二次來襲,全球景氣明年恐怕更加嚴峻,雖然央行推估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有3.28%、亞洲四小龍最好,但好景只集中在少數半導體、科技產業,但傳產、機械、旅遊還是「慘兮兮」,對受疫情波及或微利產業來說,基本工資已經要調升了,現在又面臨勞保、健保費率雙漲,恐怕成了壓倒它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日期:2020-10-04
配合台灣人口結構變化所帶來的醫療需求,健保總額有一定的成長率,醫料費用勢必越來越高,在收入、支出不變的狀況下,每年支出平均比收入高出8 %左右,也讓健保財務開始收支不平衡。健保財源為何連年虧損?又該如何解決?
日期:2020-09-26
在抗疫任務上交出漂亮成績單的陳時中,宣示將挑戰艱難的健保改革。他務實承認,超過9成的高滿意度,未必能轉化為推動政策的助力,但因為被外界看好的「仕途」,原本就不在他意料之內,若為了該做的事而「跌下神壇」,也並不可惜。
日期:2020-06-17
新型冠狀疫情控制已經得到國人肯定之際,高人氣的陳時中部長提出調整健保費率的構想,應該是可以得到國人的支持。但反對的聲音也一定存在,究竟健保費是否該調整?如何調整?一定會引來很多的討論甚至批評。我曾擔任過衛生署長,立法委員,對於調整健保費用有幾點看法如下。
日期:2020-05-27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留任衛福部長,他昨天接受聯合報專訪談及未來施政重點,防疫有成,創下有史以來滿意度、知名度最高的他,挾超高人氣,希望發揮善於溝通的專才,挑戰另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那就是調漲健保費率。陳時中直言,「調整健保費用,不是不講的問題」,再過不久,就需面對。健保安全準備金於明年就會低於一點五個月健保支出,陳時中表示,計畫在最快的時間內,讓民眾瞭解提高費率的必要性,進而形成共識。
日期:2020-05-17
「『住院孤兒』會愈來愈多!」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提出警訊。她指出,高齡化和少子化,愈來愈多「沒有家人」的人,住院只能仰賴看護,如果醫院不能全責照護,丟給病家自理,一來費用難以承受,二來也沒有保障。
日期:2018-11-07
「你有推薦的看護嗎?」近年來,這句話幾乎要取代「你有推薦的醫師嗎?」成為國人住院時最大的苦惱。住院自己找看護,成台灣特有的醫療生態,龐大的看護費用及請假陪病的成本,掩蓋在看似低廉的健保體系底下。
日期:2018-11-07
步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未來醫療支出還會更高。六十五歲以上人口使用健保藥費,占全年總藥費比例約四成,繳的人少、用的人多,健保收支瀕臨警報線,下一步該怎麼走?
日期: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