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一、二年級開始功課就很有障礙,每次放學都被留下來到三點半再回家。」「三、四年級時,午休我都坐在特別位,老師請其他同學教我功課,可是還是救不起來。」外形可愛的新北市竹圍國中一年級學生王美英(化名),談起最弱的科目時,皺著眉低下頭去。
日期:2016-05-12
日本社會正為「下流老人」現象發愁,你所不知道的是,台灣未來可能出現「下流世代」!他們是現今國中小學生中,基本學力嚴重落後的20萬人,連加減乘除都不會,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恐怕翻身不易。在2016年國中會考熱騰騰登場之際,搶救20萬學生大作戰,正要開始。
日期:2016-05-11
下課時間,都會區的孩子大多是去安親班或才藝班,那裡有老師教導功課、同時還可以吃頓點心,安心等父母下班再回家。偏鄉的孩子,可沒那麼幸運,他們許多是單親、隔代教養、或是外配生的孩子,經濟上普遍弱勢,下了課無處去,只得在外遊蕩,有的甚至連一頓晚餐都是奢求,更別提有人教他們做功課。
日期:2015-06-04
偏鄉的弱勢孩子所面對的,不僅是單一的課業問題,更背負著家庭和社會環境多重問題。
日期:2015-06-04
從台中霧峰區大街,拐進聖若瑟天主堂,原本燠熱躁動的心,忽然恬靜下來。下午一點,剛從霧峰國小下課、吃完午餐的孩子,趴在小桌子上,午睡正酣,睡不著的兩三個孩子,靜靜地做功課。由咖啡廳改裝成的課輔班教室,桌椅都是鄰里捐來的回收資源。特別的是,這個祕密基地的幕後推手是一位外籍神父,來自阿根廷的何進德(Federico Jaramillo)。
日期:2015-06-04
正午時分,踏進大馬路旁的台西愛鄰辦事處,一樓十多坪的空間,坐滿了十幾位低年級生,一邊寫功課,還不時地偷偷交頭接耳;再走上二、三樓,每間教室也都坐滿了學生,負責人吳宏泰牧師望著略顯擁擠的空間,熱切地說:「等到旁邊的新教堂蓋好,學生就有更大空間了。」
日期:2015-06-04
從北部城市踅入南部鄉鎮,再轉到東邊部落,我們深入台灣偏遠鄉鎮,實地走訪一個個「孩子的祕密基地」,看見許多孤單無依的弱勢孩子,在脆弱的家之外,找到另一種心靈依靠,在成長過程中,有人拉一把,或許他們的命運就不一樣了。
日期:201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