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聽過(或經歷過),實際上的屋主,明明都說這是他的家,但房屋謄本上的所有權人,卻是登記在第三人名下。這種「房子登記的所有權人和實際使用者不同」的情形,95%屬於「借名登記」,那個名義上的所有權人只是個「人頭」,是不是很奇怪?
日期:2023-09-08
(今周刊1383)「打詐五法」通過後,看似為人頭帳戶氾濫、個資外洩及假投資廣告等問題,架起多道防線;但對於整體數位平台內容監管,以及第一線打詐偵辦工具的精進,政府還有這些事可以做。
日期:2023-06-19
編按:曾以律師娘之名協助許多主婦創業的林靜如,在陪伴父親走過人生最後那段路後,才深刻體認到:多數人總在老後遇到突發狀況,驚覺自己沒有做好財產規劃,於是必須面臨生活上的問題或困境;又或者忘了為自己最後的尊嚴與自主意志做好安排,讓後人為了自己身後事產生嫌隙。透過分享這些年在律師事務所聽聞的各類人生故事,並邀請律師從法律觀點出發,給予讀者財產規劃與傳承上的說明、建議及剖析,期望大家明白事前安排的重要,讓自己與家人在遇到無法預期的意外來臨時,可以從容安然的面對未來人生。
日期:2023-06-13
財產處理上,因為考量的重點不同,也會有多種法律規劃方式,在專業人士的協助下,規劃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才能在達成目的的同時,也保障自己與家人間的關係!畢竟「房子」能買新的,但「家」要重建,就沒那麼簡單了!
日期:2023-06-02
「他對你好,是因為你有錢。」如果有一個人因為錢對我好,那我真的要感激他,還會對他加倍的好。看看天下,「要你錢還傷害你」的人例事例有多少,連親生子女都可能要你錢、偷你錢、搶你錢、設計移轉所有權,而且連個好臉色都沒有。既然是「你有錢」造成「他對你好」,在這樣動機明確的關係中,你要怎樣演好有錢人角色?你需要保護自己嗎?你有必要看輕對方或離開對方嗎?試做以下習題。
日期:2023-04-25
曾是台北商業中心的大同區,地主視店面如傳家寶,要談合建是何等難事,但三豐建設有何能耐取得地主信任,而贏得「大同區都更王」的封號?
日期:2023-04-18
「兒子把房子賣掉,父母住超商」、「長孫把透天厝賣掉,阿嬤噴漆抗議」,近期兩起社會事件都引發民眾關注,無獨有偶事情都發生在台中。兩件事情會引發討論,就在於民眾討論父母老年到底該不該把財產過戶給子孫;不過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但只要遇到「錢」的問題,很多時候都會延伸出各種爭產的問題。
日期:2023-04-11
編按:資深藝人顧寶明去年3月因心肺衰竭過世,離世將滿周年,近日卻傳出女兒狀告繼母的家族爭產糾紛。顧寶明生前共有三段婚姻,第一段婚姻育有一女,第二段婚姻則有一子,皆離婚收場。55歲時迎娶當時年僅22歲的第3任妻子陳燕青,比顧寶明的長女顧乃玠還小7歲,兩人膝下無子相伴20年。顧寶明往生後,留下約700萬元定存、200萬元活存、3檔股票以及數萬元人民幣,合計約1100萬。豈料過世後不到10天,全被第三任妻子移轉到自己名下,顧寶明長女認為繼母涉嫌侵占、偽造文書,一狀告到法院,繼母則堅持財產是夫妻共有,雙方因此對簿公堂。父親過世,繼母能繼承多少財產?繼承順位與比例又是多少?律師用以下這個案例為您解釋。
日期:2023-03-15
行政院會2/16通過內政部提出「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方案」草案,符合相關條件者,一次撥付3萬元,會中公布四大條件,相關資格公布後,立即掀起許多房貸族激烈討論。
日期: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