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持續升息,美元定存息高掛5%,遠高於美金保單宣告利率的4%,去年10月開始掀起一波美金保單解約改存美金的浪潮,根據保發中心統計,去年保單解約金額高達1.25兆元創歷年新高,恐讓壽險落入入不敷出的窘境。對此,國泰金總座李長庚認為沒有解約潮的問題,而金管會則以數據說明,在今年情勢已經逆轉。
日期:2023-03-24
又有一個朋友想要退休了,她今年52歲,勞保的投保年資已經30年,想退休的原因是現在的公司要數位轉型,她自我檢視了一番,覺得在數位這一塊領域遠遠輸給現在的年輕同事,她覺得未來公司轉型後,自己對公司來說已經沒有太多「利用價值」,而且她在這家公司已經任職30年,於是才想乾脆申請退休。
日期:2023-03-23
民眾都關心自身退休權益,規劃退休生活也已成趨勢,其中勞工退休後以勞保老年給付為最常見的保障。近期卻有一名男子以最高薪資級距繳交勞保費24年,只差半年滿55歲,沒想到他因病猝逝,家屬原以為可以拿到勞保給付,但勞保局說依規定拒賠,讓家屬無法接受。實際上根據勞保局請領勞保年金規定,要請領一次老年給付有兩項條件:一是年滿50歲、投保年資滿25年,二是年滿55歲、投保年資滿15年。勞保局桃園辦事處則回應,請領勞保年金須符合勞保條例58條規定,申請給付「要符合年滿50歲、投保年資25年」,或是「年滿55歲、投保年資15年以上」才可以。以該個案來說,他在52歲時離職退保,因病猝逝時也非加保期間,加上投保未滿25年、年齡未滿55歲,因此無法請領勞保金給付。
日期:2023-03-21
政府期許透過小額終老險拉高國人的死亡保障,保險業者也喜歡強調該商品CP值高,但買保險應考慮實際需求,不論是高齡者或青壯族群,投保前都應當三思。
日期:2023-03-15
你知道國民年金欠費,配偶也有連帶繳納的義務嗎?根據勞保局規定,初次欠費者會被開罰3000元台幣,若繼續拖欠罰金則會往上疊加累進,不過一名網友表示,自己明明都有將欠費繳清卻還是不斷收到罰單,結果一問之下竟是「配偶逾期未繳納」,他必須幫忙代繳。國民年金罰款制度引起熱議,不少人挨轟不合理,更痛批假如失業還要被削一筆,諷刺簡直就是「失業懲罰金」。
日期:2023-03-13
前幾天收到緊急諮詢:王先生是家中的長子,他的大兒子被阿公暱稱為「小王子」深受寵愛。於是阿公幫長孫買了2份保單,這2份保單要保人是阿公被保險人是長孫。當阿公過世後,王先生的兄弟姐妹發現這2份保單,頓時所有的繼承人都炸開了。認為這2份保單也是阿公的遺產,他們也有繼承的權益。王先生覺得這2份保單明明是阿公留給長孫的禮物,為什麼要拿出來大家一起分呢?
日期:2023-03-03
為保障退休勞工生活,政府提供「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與「勞工退休金」3大保障。據勞動部勞保局行事曆顯示,勞保老年年金、職保年金、勞退月退休金、國保生育給付等,都將在周四(2/23)入帳。其中符合領取勞保老年年金資格者有近160萬人,預計每人平均約可以領到1.8萬元。勞動部統計,去年(2022)共有159萬7562名退休勞工請領勞保老年年金,平均請領年齡為61.28歲,平均投保年資為29.46年。如果以平均投保薪資3萬7716元計算,平均請領金額為1萬8294元,約有98萬人、61%的退休族,月領不到2萬元,另有17萬多人月領不到1萬。
日期:2023-02-23
「才剛離職不到1個月,就收到國民年金的繳費單...國民年金到底是什麼?繳了有什麼好處?不繳又會怎麼樣嗎?」
日期:2023-02-01
國內本土疫情持續,若民眾短時間內二度確診或是再次快篩陽,普遍防疫險大多只理賠一次。不過,去年勞動部表示,若經醫生判定為二次確診而須居家照護,自不能工作之第四日起,可以再次請領傷病給付。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表示,勞工若經由醫師判斷為二次確診之後,同樣可以依照相關規定,在居家隔離期間請的病假,併入住院傷病假(二年內合計不得超過一年)計算,雇主應給假、不得扣發全勤獎金。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台灣目前新冠肺炎疫確診人累計948萬人,而勞工輕症確診居家照護期間可請領的勞保傷病給付,截至農曆年前,已有逾180.6萬勞工提出申請,勞保局已核付153.9萬件,平均每件核付金額2,770元。
日期:2023-01-29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爆發國安危機!3職員遭控利用職務之便,洩漏民眾個資,犯行長達13年;其中,謝姓女科長更被查出,疑似偷查法務部調查局、內政部警政署等情報工作人員的資料,不僅違反《刑法》洩密罪,還涉犯《國家情報工作法》,目前諭令10萬元交保,整起案情急速升溫。健保署長李伯璋今天說,雖是無罪推定原則,但相關職員已安排暫調離原職,限縮查閱健保資料權限。中央社報導,李伯璋在給健保署職員信中提到,看到職員們無預警被檢調約談,內心真的不捨大家承受的壓力,第一時間政風主任立刻安排律師協助。大家在生命過程,務必記得自我要求做好。身為公務人員,有權限接觸到健保資料,更是一定要依法行事,千萬記得走過必留痕跡。
日期:20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