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保是台灣社會安定重要的制度,過去30年來,在人民、政府和醫界的共同努力下,讓台灣的醫療照護,成為全球矚目的典範。近日第7屆全民健康保險會(健保會)的名單已確定,並即將開始運作,11醫事團體也發表聯合聲明,期許新一屆委員能守護人民健康,促進健保永續。
日期:2025-03-27
凱基金(2883)週三(3/26)舉辦法人說明會,公布全年稅後淨利336億元,較去年增長77%,營運數字創下歷史次高,淨值增長約440億元,每股盈餘達1.97元。近日傳出凱基金打算併購安泰銀,已向二大股東隆力集團和宏泰集團提出,整個交易規模約296億元,面對法人提問併購安泰銀是否有譜?凱基金總經理楊文鈞先回應:「不會評論任何市場上的傳聞」,但隨後又補充說到,「一直以來對有可能(併購)項目都不排斥,不只安泰銀行一家」。
日期:2025-03-26
藍白再掀「普發現金、還稅於民」議題,主張要全民普發1萬元或6000元,部分媒體更言之鑿鑿即將實施。不過,行政院長卓榮泰周二(3/25)直言,編製預算是行政院職責,立法院的是審議預算,若立法院用任何法律、法案侵犯行政權,就違背《憲法》規定與精神。除行政院、財政部已多次公開表達不支持如此普發現金或將之法制化,對於部分報導指主計總處預計今年8月底送出「115年中央總預算案與附屬單位及綜計表」,亦即最快可於9月普發現金1萬元,主計長陳淑姿3/24於立法院答詢時,直截了當地表示「不可能」。事實上,網路上也有不少年輕人的聲音,認為不該普發現金,而是將錢投入勞健保補洞,才能讓年輕人在老後能不用擔心破產問題。根據勞動部最新精算結果顯示,勞保保費收支持續呈現逆差,但透過勞保基金的投資收益、政府持續撥補,終於讓基金水位在2024年底達到1兆1002億元,破產年限從2028年推遲至2031年,但並未讓破產危機就此解除。此外,醫界也不挺如此普發現金,並認為宜將超徵的稅收,用於撥補健保基金至少500億元,以減緩健保財務壓力、避免調漲保費,增加民眾壓力。
日期:2025-03-26
今年(2025年)是價差不好做的一年,卻是高息股的本命年!好好把握這個市場趨勢,獲利8%至10%應該沒什麼問題。總編向訂閱戶分享目前我的今年除息布局。
日期:2025-03-24
新光金(2888)週四(3/20)舉行法說會,公布2024年合併稅後淨利為204.6億,合併綜合淨利為191.6億元,總資產逾5.1兆,每股盈餘(EPS)也有1.25元的水準。不過,談到股東最關心的股利發放水準,公司態度相對保守。
日期:2025-03-20
勞工朋友忙了大半輩子,最擔心的就是退休金不夠用了,到了退休年齡,領完勞保、勞退之後,如果還要繼續工作,還是有一筆隱藏版退休金「續提退休金」可以領。根據勞保局統計資料,2023年平均每人每年領取「續提退休金」約6萬6218元,不無小補。至於續提退休金請領對象、請領方式,以及請領的日期與期限,帶您一次了解。
日期:2025-03-20
許多勞工朋友都希望退休後能領到最高的勞保給付,因此想盡辦法在職場最後5年內,把勞保投保薪資拉高至最高上限45,800元,並維持5年,以為這樣就能確保日後的退休金無虞,之後把投資薪資降低,還能省下一筆勞保費。然而,專家指出,這種做法恐怕會讓你損失百萬以上!
日期:2025-03-19
很多年輕人都說投資賠錢沒關係,因為「錢再賺就有」。不過,如果你已經進入第三人生階段,萬萬不可以有這種想法,因為一來「時間」不允許,你的時間不多了,二來「收入」不允許,你已經沒有穩定的薪資收入了。第三人生的投資理財,絕對戒之在「賠」這個字。(原文刊載於2021/8/11,更新時間為2025/3/18)
日期:2025-03-18
哈囉大家好,我是知美,為什麼00713的殖利率沒有辦法贏過00919呢?那是因為00713的設計目的,本來就不是用來追求殖利率第一。
日期:2025-03-18
剛剛午休時間看到一則新聞,其中一個段落是這樣:「理財達人指出,1月0050尚未調降費用率時,006208約贏1bps(0.01%),在降費率滿一個月後,006208年初至今卻仍然贏了3bps(0.03%),顯見單純降費用,0050可能還不足以勝過006208。」(編按:bps基點,為利率變動的最小計量單位)真的是這樣嗎?
日期: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