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了一整個夏天,輝達求親安謀,終於以四百億美元的現金加股票方式拍板定案,若通過審查,這將成為半導體史上最大的併購案,究竟能否在十八個月後順利完成?
日期:2020-09-16
貿易戰未歇,疫情又使中美對立更顯尖銳,當保護主義盛行、全球化不再是唯一價值,這場變局將如何牽引台灣迎向挑戰? 隨挑戰而來的難得機遇,台灣又是否能把握住?
日期:2020-08-12
貿易戰形成中美對立的局勢,與此同時,疫情延燒不退,而台股近來創新高、外資熱錢流入等現象,在新變局之下,台灣可否再創一波黃金十年,成為最受關注的焦點。
日期:2020-07-29
今(29)日位於遠東香格里拉飯店3樓宴會廳,一場由《今周刊》主辦、關於國際趨勢與前瞻的思考饗宴「台灣大未來,十年新變局」盛大展開;擔綱第一棒講者,是目前任教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同時是歐洲國際政治經濟中心(ECIPE)主任暨共同創辦人的拉澤恩.薩利(Razeen Sally)博士。
日期:2020-07-29
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孟加拉小額信貸創始人—尤努斯博士表示,新冠疫後世界,必須把共同利益放在第一。尤努斯博士在接受採訪時說,新冠病毒疫情為全球經濟、金融和社會提供了重要的機會。舊經濟思想把商業導致為一種出於自身利益的追求,但他從社會企業家的角度思考,應更加強調社會的共同利益,新的金融體系需要建立在零個人利潤的哲學基礎上。
日期:2020-07-21
他在二○一七年五月,精準預測美國會動用課稅對付中國,因而引起媒體注目。《今周刊》特別邀請他擔任七月二十九日「台灣大未來,十年新變局」國際論壇講者,分享全球政經局勢看法。
日期:2020-06-10
一場始料未及的傳染病,不僅打亂了人類既有的生活型態與經濟活動,也讓從來就不曾平靜的國際局勢,更加詭譎難測。可以想見,即使疫情徹底平息,世界也不會再恢復過去的運轉方式;只是,沒有人能確切掌握,改變的真實樣貌。《今周刊》專訪馬丁沃夫與奧伯斯費爾兩位備受推崇的大師,借助他們鑽研國際經濟數10年的深厚底蘊,嘗試勾勒出疫後世界的輪廓。
日期:2020-06-03
2015年是循環經濟研究蓬勃發展的分水嶺,但循環經濟並不是為了推翻先前相關學科的論證成果(包括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產業生態學等),而是創新技術來減少殘質排放,同時也思考以更有創意的商業模式來減少耐久性財貨的持有率或提高使用率;更重要的是,在污染者付費、受益者付費的原則下,藉由適當的誘因機制來確保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公平,為社會創造循環型商機、更高的附加價值和工作機會。總之,循環經濟有其不可悖離的發展原則。
日期: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