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不只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在家煮食用餐的機會也變多了,在社群網站曬美食的同時,餐具食器的選擇,也變成一種餐桌上的品味。想找好食器不必向外取經,台灣餐具老品牌具質感,同時展示家族傳統工藝轉型的韌性,用一只碗、一個盤,替台式餐桌美學重下定義。
日期:2022-03-16
十二年前,原居北部的巫宛萍初次造訪彰化縣溪州鄉,腳踩在這片近七十六平方公里,和熱鬧、繁華一點都沾不上邊的土地上,她的心裡沒有太多想法。「滿無聊的。」和這個偏鄉初見面時的感受,巫宛萍仍印象深刻。
日期:2022-03-16
在剛落幕的台北國際連鎖大展現場,商機從最裡頭的角落爆發,首度承租一方攤位的好食機科技爆紅,有意加盟合作的會談人潮多到滿出來,它究竟有何魅力?
日期:2022-03-16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爆發軍事衝突,動物園的動物也受害;前身時期曾經歷戰爭劫難的的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如果戰火侵襲,首要考量人員安全,接著以動物瀕危程度決定出逃順序。
日期:2022-03-13
環保署今 (2) 日舉行環評大會,審議通過三接外推案,台灣中油表示,三接工程已施工 3 年,工業港將再外推455 公尺,離岸1.2公里,完全避開潮間帶藻礁,落實生態保護的承諾,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力拚 2025 年完工運轉。
日期:2022-03-02
「淡蘭文風為全台之冠!」清朝時期欽差大臣沈葆楨曾發出如此感嘆,這片綠油油的蘭陽平原,孕育出宜蘭一代代的藝文人士,直至今日仍是文學薈萃之地。隱藏在田野風光背後的宜蘭本土文學,與自然景觀撞擊出直擊心靈的詩篇,走訪宜蘭獨立書店,看他們為文學做出的努力,在田野中飄出迷人的書香。
日期:2022-02-16
我曾經說過:「拖孩子走半輩子的父母,常被孩子拖累一輩子。」對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說是警惕,對下一代也是警惕。當你碰上從小總是拖著你、叫你起床,幫你穿衣服,為你背書包,每天送你上下學,還催你做功課,叫你上床睡覺的父母或祖父母,你也要警惕,會不會失去了自己的動力?
日期:2022-02-11
農曆過年圍爐,象徵「年年有餘」的白鯧魚更是許多人家中的必備年菜。然而,過度捕撈與混獲等問題已使全球海洋生態失衡,就在去年暑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發布兩年一度的「國際漁業管理改善報告」,在「非法漁業(IUU)」及「混獲海龜」的兩項不名譽的榜單,台灣首次上榜。
日期:2022-02-02
寶島台灣,物產豐饒,三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灌溉出土生土長的農產品,孕育著百工技藝的精湛手作品。春節走春,到戶外賞花、一窺職人工藝,走入鄉間,一訪躍上國際的精品咖啡、巧克力的黑金傳奇。
日期:2022-01-26
讓台灣獲得認同的方式很多,定居海外的他們,皆選擇主動創造價值。無論是將台灣元素,巧妙嵌入加拿大文化脈絡的藝術展;在受戰火蹂躪的小鎮,蓋起帶給難民重生希望的人道機構;或是在盛大嘉年華會上,將最重要的位置留給曾幫助台灣的美國政府,都讓台灣人溫暖、體貼、樂於助人的正面形象,深深植入國際友人的心。
日期:202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