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HO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投資」概念中,就闡明健康投資不僅僅是成本,而是一種強化生活品質、幸福與繁榮的投資。特別是在疫情過後,WHO呼籲各國增加醫療支出,建構更完整的公共衛生體系。而台灣將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因此在12/14所舉辦的「健康投資 接軌國際」論壇中一開場就引述Dcard與大社會民調合作的調查數據,顯示超過九成的年輕人對於未來沉重的醫療負擔感到焦慮。現場並邀請到民進黨的吳玉琴立委、民眾黨的吳欣盈立委,以及國民黨的不分區立委候選人蘇清泉代表了三大政黨候選人,並匯集全台來自產業、政府、學術、研究、醫療、藥品、護理和病友團體等各界代表共聚一堂討論台灣健康投資的未來發展議題。三位政黨代表也提出了各自政黨未來執政下對於醫療與健保的具體政策方針,承諾增加對健康的投資,以守護全民健康。
日期:2023-12-26
工研院「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中,新增「韌性社會」應用領域,發展基礎設施韌性、資源能源韌性、生產力韌性等三大次領域技術應用,從智慧化、多元化、分散式、替代性的角度,建構能強化社會對突發風險及長期壓力因素的預警、因應、備援與復原能力,提升產業與社會的敏捷韌性。
日期:2023-09-21
過去4年來,找到好的飲食方法,搭配適度的常規體能訓練,我的腰圍減少了16公分,肌肉量增加1公斤,脂肪重量減少8公斤、體脂率從24%下降到15%,空腹血糖從最高101下降到82。
日期:2023-09-20
雷文虎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於今(5/25)日與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吳明賢實驗室研究團隊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就「次世代益生菌 AKK 的研發」展開長期的合作,期望能成功運用AKK菌作為新一代人類疾病的預防及治療策略。
日期:2023-05-25
總統蔡英文2023年5月20日就職滿7周年,今上午在總統府發表任內最後一次520就職演說,蔡英文說,7年前抱著改造國家初衷,邁出改革步伐,讓台灣面貌和7年前有很大不同,重新定義台灣,讓世界看見台灣不可忽視的存在。她致詞也提到,「我們以全球視野處理兩岸關係」,台灣問題要用和平解決,堅守個堅持、信守承諾、維持現狀。以對話化解兩岸分歧,這是台灣不分黨派及對岸共同責任,「和平是兩岸的唯一選項,以維持現狀作為最大公約數,就是確保和平之鑰」。
日期:2023-05-20
「社會福利就像是社會的安全網,需要讓大家都有尊嚴、有效能的受益,這是縣府的責任。」建構多世代的全人照顧網絡,以溫柔力量支持所有民眾,這是屏東縣長周春米上任以來全力推動的目標,她強調,「要創造一個非制式的、有溫度、有人情的社福制度,因為這裡是屏東、是國境之南、是最溫暖的城市!」
日期:2023-04-19
「醫護人員幫民眾急救、做CPR,換算下來大概只值幾百元,比到你家旁邊的按摩店去按摩還便宜。」史上任期最長的前健保署長李伯璋用無奈的口吻道出台灣醫護面臨的惡劣環境。
日期:2023-04-10
對於保險公司最直接的聯想通常是事故後的理賠,然而南山人壽跳脫傳統保險公司只提供財務補償的角色,逐步轉型為全民健康的守護者。連續二年舉辦「南山神壽任務—環台步道馬拉松」活動,吸引上萬名民眾挑戰步道環台、一起走進大自然,看見臺灣美麗的山林景色。
日期:2023-01-18
2023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 2023)於美西時間1月8日正式落幕,共有超過3200間企業參展,其中包含1000家新創,展出主題包括交通運輸、數位健康、Web3及元宇宙、永續發展等創新科技應用,參與者超過11.5萬人,是2020年疫情以來規模最大的全球科技盛事。
日期:2023-01-10
遇到挫折時,每10人之中會有11人被要求:往好處想。 「往好處想就對了!」(可是:如果樂觀有那麼神,天下就太平了。) 「世上多的是過得比你更慘的人,要懂得感謝自己擁有的一切。(然而:抱怨並不表示你不知感恩啊!) 「生活永遠不會出現讓你無法負荷的事。(不過:人生就是不公平,難免無法獨力承擔,像極了愛情。) 生活中充斥著沒營養又暗藏毒性的金玉良言,出現負面情緒時就濫用正向思考當作武器和盾牌,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覺得必須一直都很快樂。 但是率直的認證心理師惠特妮認為:我們應該容許自己有情緒、容許自己能失敗,並且理解該如何正確使用正向思考。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活在現實之中,而非正向思考的虛幻泡泡裡。
日期:202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