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依賴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依賴共有2709項結果
科技

護國產業保衛戰 揭本田併日產背後盤算 全球車市大風吹 迎電動車戰國時代

2024年底,知名汽車公司本田與日產正式宣布啟動合併,加總雙方全年總銷量,將一舉超車韓國現代汽車集團,躍居全球第三大。這樁併購案背後,不只是日本汽車產業的全球市場保衛戰,也預告全球車市新一輪更激烈的淘汰賽,將殘酷開打。

日期:2024-12-31

國際總經

國家資本主義加劇經濟挑戰

全球經濟秩序正加速轉向國家資本主義體制,各國紛紛集中資源投資能源基建與新產能。然而,全球債務已達歷史新高,國家能否以創新驅動生產力革命,突破經濟困局?

日期:2024-12-31

政治社會

盼了25年的財劃法修法, 為何可能變災難? 我們的稅金可以分配得 更好

(今周刊1463)隨著立法院的落槌聲,《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三讀通過,3753億元的人民稅金將從中央轉移到地方政府手上,中央既有的施政計畫勢必遭受衝擊,且因修法倉卒,未經全面溝通,造成社會分裂,到頭來,全民將成最大受害者。

日期:2024-12-31

科技

人工智慧「30年內毀滅人類」機率增至20%!AI教父示警:人類宛如3歲孩童「無法控制更聰明的AI」

被譽為「AI教父」的辛頓近日警告,AI技術發展的速度遠快於預期,AI導致人類在未來30年內滅絕的機率,從他先前預估的10%,上升到10%至20%,「我們從未處理過比自己更聰明的事物。」

日期:2024-12-29

政治社會

廖宏祥專欄:從清帝國到烏俄戰爭的啟示!烏克蘭無人船擊沉俄羅斯軍艦,台灣如何打造有效的不對稱戰力?

ChatGPT 說「科技是國防力量的核心驅動力,能提升作戰效能、保衛國土安全,並確保國際競爭中的戰略優勢。」但是它沒說科技雖然是重要的國防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要能構成一個有效的國防體系,還需軍隊素質、戰略、戰術、指揮、情報、民心與士氣、產業基礎、科技實力等因素。

日期:2024-12-27

政治社會

台大學霸、外商女強人的揪心告白!曾喝到斷片,醒來已是幾天後...她家庭幸福、事業成功,為何還要灌醉自己?

編按:誰能想到一個獨當一面的外商經理人,竟是個成癮患者?在職場上總是意氣風發,私下熱愛運動、與家人關係緊密的郭艾珊,竟有個秘密:事業愈成功,她愈依賴酒精。醉到最狼狽的時候,傍晚還是搖搖晃晃走到校門口接小孩,結果是兩個小孩一人牽一邊,把我牽回家。也曾經聽到便利商店開門的「叮咚,歡迎光臨」後,再次醒來已經是幾天後的事情,浴缸裡面裝滿了喝完的啤酒罐。當家人把她反鎖在臥室,她卻還是能喝到爛醉,怎麼辦到的?原來她從臥室的陽臺爬出去,踏著14樓高的外牆水管爬進客廳拿酒…直到躺在蒼白的病床上,面對超高的肝指數和嚴重黃疸,才讓她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正式戒酒,重整自己的人生。郭艾珊的故事,揭露了最真實、最脆弱的自己,提醒我們面對困難時不要害怕,鼓起勇氣走下去,無論如何終將迎向康復。

日期:2024-12-26

科技

蘋果為何不直接採購輝達晶片,原來20年前有矛盾?賈伯斯超不爽這2件事「會議直接把對方當空氣」

輝達(Nvidia)已經成為全球最具價值的公司之一,這得益於來自亞馬遜、微軟和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對其人工智慧(AI)伺服器晶片的強勁需求。然而,其中一個並不是輝達主要客戶的科技巨頭是蘋果,一份新報告試圖解釋為何會這樣。外媒《The Information》週二(12/24)報導,蘋果長期以來避免直接購買輝達晶片,且目前正在與博通合作開發自家的AI伺服器晶片,計劃於2026年開始生產,報告揭示了2家公司關係不合的更深層原因。這段關係始於2001年的一次會議,當時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指控輝達抄襲他擁有控股權的皮克斯(Pixar)技術,關係更在2008年進一步惡化,當時因為輝達顯示卡產品問題,迫使蘋果延長MacBook保固期,但未提供全額賠償。報導指出,蘋果並不像其他科技同行那樣直接購買輝達主導的AI處理器,而是通過雲端服務提供商租用晶片算力,同時也使用Google定制晶片來訓練大型 AI模型。該公司目前的晶片項目代號為 Baltra,這是蘋果迄今為止最雄心勃勃的努力,旨在減少對外部AI處理器的依賴,儘管它仍是通過雲端服務間接使用輝達晶片的最大用戶之一。

日期:2024-12-25

傳產

轉型路負重前行 台泥董事長 張安平

(今周刊1462)十一月二十二日,台泥按慣例舉辦法說會,然而會上的一個畫面,立刻讓人感受到這場法說會並不簡單。七十二歲的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彎著腰,背上扛著的是一包四十公斤重的卜特蘭低碳水泥。

日期:2024-12-25

國際總經

科技賽從地表打到宇宙 衛星發射角力白熱化 爭太空商業霸主地位 貝佐斯對戰馬斯克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4-12-25

國際總經

中國社會的消費困境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社會的消費支出卻與其經濟產出不相匹配。中國專家羅奇對中國內需乏力造成的經濟困境,進行深度探究。

日期: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