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供電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供電共有792項結果
科技

彭博:台電財務危機恐威脅台積電、晶片業發展!經濟部喊話「綠電發展不是台電虧損主因」

彭博報導,半導體需要綠電,台電不穩定的財務將威脅晶片業發展,且台積電(2330)對綠電的需求大量,擔憂台電財務影響綠電目標。經濟部表示,台灣的綠電建設發展,主要為鼓勵民間投入資源,帶動國內綠電相關產業供應鏈,台電採購綠電佔購電成本不到1成,綠電發展不是台電虧損主因。

日期:2024-01-29

產業

聯發科台積電兩樣情

法人樂見台積美國、日本投產,認為聯發科股價上漲空間有限,2024盤整機率高。 #全球海運大洗牌 #台積電海外布局 #中砂 #雲品 #耕興

日期:2024-01-29

科技

聯電也要前進美國亞利桑那州!與英特爾共同開發12奈米製程 外資五天大買13萬張 原來英特爾有「這三大盤算」

聯電(2303)在周四(1月25日)晚間宣布,將與英特爾合作開發12奈米製程平台,以因應行動、通訊基礎建設和網路等市場的快速成長。聯電說明,這項長期合作將結合英特爾位於美國的製造產能,和聯電在成熟製程的豐富晶圓代工經驗,以擴充製程組合,並提供更佳的區域多元且具韌性的供應鏈,協助全球客戶做出更好的採購決策。奇怪的是,聯電股價周五(26日)不漲反跌,午盤前最低大跌4.4%至49.95元,直逼季線支撐價位,惟外資周四已買超聯電8萬多張,高居當天外資在集中市場的買超冠軍,過去五個交易日更累計大買13多萬張。美國科技媒體報導,英特爾與聯電在成熟製程技術的合作案有前例可循,而且對英特爾來說,將與聯電共同開發12奈米製程的亞利桑那州三座晶圓廠,折舊已經完全提列完畢,因此透過這項合作案不僅可以為自家老廠找到新客戶下單,還能為代工事業部門(IFS)增加更多製程選項。

日期:2024-01-26

科技

純電車年省30萬,開42萬公里等於車免費!小黃司機:開愈多真的愈省,但最大缺點竟是車子進步太快?

在路上看見電動車已經不稀奇,如果搭到電動計程車,不少人會覺得很稀奇。車價相對昂貴的電動車,適合拿來當營業用計程車嗎?有電動計程車駕駛現身說法:「里程開愈多,愈划算。」電動車相較油車的優勢有不少,包含充電費比汽油便宜,保養費也相對低廉。多元計程車司機王先生就分享,他在2023年6月砸重本花336萬,買了BMW電動車iX xDrive40,「現在真的回不去了。」

日期:2024-01-24

科技

台積電1奈米廠落腳嘉義?符合張忠謀「1日動員千名工程師支援各廠運作」想法,還有2條件助攻

投資金額逾兆元的台積電一奈米建廠計畫,擬在嘉義縣太保市的科學園區設廠。這是台積電繼日前法說會宣布在高雄廠增建第三座二奈米晶圓廠,又一先進製程選擇落腳南部民進黨執政縣市。

日期:2024-01-22

科技

走著瞧轉虧為盈、最快年底轉上市!泰國超愛用Whoscall、海外營收超越台灣,會是最強獨角獸?

去年中才登錄創新板的走著瞧-創(6902),原預計24個月內可達成長期損益兩平。走著瞧財務長黃鈺文表示,這個目標已在2023年提前達標。值得注意的是,去年Whoscall海外營收已超越台灣營收,今年泰國活躍用戶更可能超越台灣,隨公司轉虧為盈,走著瞧有可能在今年底轉上市。

日期:2024-01-17

台股

楊應超看投資》大選之後的投資策略 - 短空長不確定性增加

台灣4年一次的總統和立委大選在1月13日完滿結束了,每次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但是民主國家的精神就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也不會是贏者全拿,我們要恭喜這次所有當選人。

日期:2024-01-16

科技

力成跨出舒適圈十年有成 打開邏輯IC封測版圖 卡位先進封裝 記憶體封測一哥多角經營術

過去被認為是記憶體封測廠的力成,其實已經投資邏輯IC封測多年,並搶下知名客戶,力成的觸角拓展,是如何開始的?

日期:2024-01-03

科技

英特爾季辛格讚自家2奈米擁3優勢:比對手便宜、有信心擊敗台積電...看美中AI競賽「他們難跟上」

英特爾(Intel Corp.)執行長Pat Gelsinger 信心滿滿,相信公司製程將擊敗台積電(2330),且美國在AI競賽會持續領先中國。

日期:2023-12-22

政治社會

立委指「台電發電代價民間扛」,經部駁斥:碳排持續改善,勿苛責2021年經濟快速成長成果

國民黨立委吳怡玎週六(12/16)在臉書發文表示,台電發出來的電太髒(高碳排),代價全數由民間企業來負擔。另外還指出,從環境部今年8月公佈的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可以看到,2015年蔡英文上任之前二氧化碳總排放是2.75億公噸,2021年碳排增加到2.83億公噸。「也就是說蔡政府執政以來,我們的減碳完全退步不及格」。對此,經濟部發布新聞稿表示,國內碳排持續改善,2021年碳排增加是經濟快速成長成果,不應苛責。

日期: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