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具指標意義及最具公信力的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DJSI)評選結果在台北時間16日出爐,元大金控連續6年入選「道瓊永續世界指數」與「道瓊永續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雙榜;從全球600多家企業中脫穎而出,在與主辦方標普全球(S&P Global Inc.)和瑞銀集團(UBS)並列的標普全球企業永續評比(S&P Global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CSA)綜合金融服務類中,三度勇奪全球第一。
日期:2024-12-17
台灣代工廠為服務美國客戶,高度集中在墨西哥生產AI伺服器、車用電子,在川普二五%關稅大刀陰影下,代工廠不僅冷靜以對,並在川普上任前沙盤推演,準備多套劇本。
日期:2024-12-04
美國未來三年先進晶片生產,台積電將扮演關鍵角色!為什麼這麼說呢?美國的半導體產能全球市占率從1990年的37%降到2022年的10%,而且先進晶片(7奈米及以下製程)的產能為零,當時全球先進晶片都由台灣與韓國生產。為重振美國在半導體製造的領導地位、及強化國家與經濟安全,美國總統在2022年8月簽署《晶片法案》。
日期:2024-12-03
(今周刊1457)生成式AI開啟的加速運算時代,在輝達推出新一代超級晶片組GB200後迎來新一波高峰,也帶動AI伺服器整櫃銷售潮,GB200機櫃商機上看3兆新台幣,其中,扣除輝達晶片家族占據的7成5,另外2成5、約當7500億元大餅,台灣各大零組件與組裝廠,已摩拳擦掌準備大快朵頤。
日期:2024-11-20
在國際壓力下,在業界悶燒許久的風電國產化政策爭議,終於浮上枱面。立意良善的國產化規範出了哪些問題,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日期:2024-10-16
熟悉美國科技業生態的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認為,從商業邏輯來看,美國找台積電去亞利桑那州設廠,毫無道理可言,因為美國市場的消費者不是直接買晶片,而是搭載晶片的終端產品。從消費電子產品的生產流程來說,從半導體生產、封裝到最後產品組裝,到今天都是由亞洲執牛耳。其次,台積電「在竹科是老大,講一句話大家都過來,但在鳳凰城英特爾才是老大,不是台積電,它講一句話沒人理它」。楊應超觀察,台積電在鳳凰城有三大人力問題,第一是成本高,第二是一流人才都被英特爾挖走了,第三是外派當地的台灣員工可能三年約滿後就跳槽,等於台積免費幫同業訓練人才。楊應超也強調,台灣既然是美國的盟友,就不宜對美國有求必應,盟友關係應該是雙向互惠的。美國既然需要有世界級半導體實力的台積電去設廠,台灣應該對等要求美國提供我們需要的資源,不論是國防軍備或其他領域的東西。「在國際事務上,最重要的就是,拳頭大就是實力。台灣是有實力,真的要好好把握住,不要放棄這麼好的實力。」
日期:2024-09-17
經濟部部長郭智輝應邀訪日出席8月30日由台灣日本研究院舉辦以「經濟安全保障及台日科學技術合作的九州經驗」為題的論壇會議並發表專題演說,並順道參訪日本生技及半導體廠商,鼓勵來臺投資或設立研發機構,進一步深化臺日科技合作及供應鏈夥伴關係。
日期:2024-09-01
台積電新任董事長魏哲家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地緣政治。魏哲家今日面對媒體提問,若兩岸有所衝突,客戶會不會要求趕快把他們產品移到美國亞利桑那州生產?魏哲家說,的確有過這樣的討論。但台積電有80~90%的產能都在台灣,要全部搬出去,那是不可能的。
日期: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