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早期的面板、太陽能、LED等產能擴張焦土戰後,這次,中國瞄準電動汽車與5G兩大關鍵未來性產業,集中資源、加大賭注,企圖占得先機,這一場新產業升級攻防戰,中國取得哪些成就,又將付出什麼代價?而台灣,即將感受到如何的產業秩序崩解,以及遭洗牌的震波?許多線索與答案,將出現在「2019兩岸三地企業市值1000大」調查之中。
日期:2019-05-08
三隻黑面琵鷺、九隻老鷹、十四隻鴛鴦……,這是距離台北一小時車程的新北金山溼地,近期出現的「稀客」。在候鳥來台的第一站——金山,目前共記錄鳥種四十八科、一八九種,是五年前的二.三六倍,數量更增加了十倍。
日期:2019-01-30
大學畢業後,我當了十一個月的上班族,比起其他同儕,我算是幸運了,留在台灣的他們,薪水大都只有兩萬五,而我卻多了三千元,在一間說出來好聽的公司。但,我徹底對自己的人生不滿足。
日期:2019-01-14
2003年4月15日台灣「蘋果日報」創報,此前我到內湖報社向社長杜念中報到,接下來的15年就在這個環境工作,酸甜苦辣五味俱陳,清楚認識到香港企業家辦報與台灣文人辦報的巨大不同。
日期:2018-12-12
20210805編按:中央研究院余英時院士(1930-2021)於今(2021)年8月1日晨間於美國寓所睡夢中逝世,享耆壽91歲。余英時院士為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史學大師。他深入研究中國思想、政治與文化史,貫通古今,在當今學界十分罕見,尤其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皆扮演開創性的角色,更提出許多發人深思的議題。學術研究之外,他亦為具社會關懷、維護自由民主價值之公眾知識份子。2014年獲得首屆唐獎漢學獎殊榮後,為鼓勵年輕學人投入人文研究領域,委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設置「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提攜後進不遺於力。余院士1930年出生於中國天津,先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後赴美國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專長以現代學術方法詮釋中國傳統思想,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裔知識分子,西方學界皆推崇其為二十一世紀中國史學之泰斗。余院士為美國普林斯敦大學榮譽教授,曾任美國密西根大學副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一生獲頒多項海內外學術榮譽,包含1991年獲行政院文化獎、2004年美國哲學會(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院士、2006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John W. Kluge Prize)、2014首屆唐獎漢學獎等,並於1974年當選本院第10屆院士。余英時曾於2018年接受今周刊電訪暢談民主、兩岸,「談台灣,民主不該憑情緒,政黨輪替非你死我活」、「論中共,人心最重要,世界的不滿已到臨界點」以下為電訪內容:
日期:2018-12-05
每逢全球舉辦重要運動賽事,除了競技場上的激烈競爭,業者在爭奪轉播權時的角力更是驚心動魄,隨著2020年東京奧運的腳步逼近,台灣觀眾是否能透過自己習慣的觀影方式幫中華健兒加油,還是未知數。
日期:2018-09-14
台灣市占達七成的樂扣樂扣,在新北、高雄開設新型態複合店,什麼都要賣。無懼景氣差,保鮮盒業績每年持續成長,現在還要跨出餐廳與廚房,揭開生活用品大戰序曲。
日期:2018-07-12
馬來西亞是中國在東南亞最好的朋友,中國議題在馬國大選中成為雙方攻防戰,新科總理馬哈地宣稱,將對中國重大投資案重啟協商,會不會翻臉,大家都等著看。
日期:2018-05-17
二十年前我出版過一本書,出版社為我辦了數十場巡迴演講以及接受各地專訪。無論是數百人的大型演講,或是電視電臺專訪,記得大家最喜歡問的問題,就是「林老師,可不可以為我們做一個成功的定義?然後如何能夠成功快樂?」
日期:201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