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15) Food WasteFootprint & Climate Change報告指出,有1/3的食物,還沒進入人們的胃,就在生產、運送、消費的過程中被浪費了;另外,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21) Food Waste Index Report 2021報告統計,2019年在家庭、零售和食品服務業產生逾9億噸食物廢棄物。
日期:2023-12-07
LED產業競爭日益激烈,晶元光電從提升產品品質著手,建立更強大的競爭優勢,智慧製造是它拉開差距的最大助力!
日期:2023-11-23
曾在金融業上班的瑞迪,勇敢走出舒適圈,踏進改製鞋的新領域。在新北青創五股自造基地裡,各種領域的手作職人,相互切磋,一起共享基地內資源,踏實陪伴 Maker(自造者) 走好每一步。
日期:2023-11-23
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本古里昂宣布國名「以色列」。第二天,阿拉伯七國聯軍對以色列開戰。除號召全球猶太人,本古里昂也向住在拿撒勒的「德魯茲人」尋求合作,雙方從此並肩作戰至今。
日期:2023-11-22
用行動讓改變發生!台灣數位光訊科技集團攜手今年剛上櫃的鑫傳國際,連續三年參與由今周刊發起的《還海行動1095》淨灘活動,今年更是號召超過200人,共清出1095公斤的海洋廢棄物,用實際行動落實ESG外,更實踐了台數科「在地媒體、 在地關懷、 在地實踐」的三大初衷。
日期:2023-11-19
台塑企業10月20日起全員在內湖新總部大樓辦公,總裁王文淵歡慶「入厝」,除邀請媒體到已對外開放營業的台塑招待所餐廳餐敘,也公開台塑企業管理中心、總管理處所在的A5棟高樓層。其中,最高樓層14樓是台塑總裁王文淵,及王瑞華、王文潮、王瑞瑜等常委的管理中心辦公室,13樓設有服務處,服務處一旁牆上印著經營理念「勤勞樸實」四個大字,搭配底下由王文淵創作的「台塑企業產業發展史」浮雕,象徵台塑企業、台灣產業的發展史。
日期:2023-11-16
中研院攜手台電在周二(11/14)發布「去碳燃氫發電技術」,成功讓天然氣裂解製氫燃燒發電技術跨出實驗室,串接商用小型發電機組,並設下目標,要在年底前用去碳燃氫技術產出氫氣,用於興達電廠燃氣混氫發電示範。總統蔡英文見證此項技術後表示,政府在3月提出「淨零科技方案」,規劃每年至少投入150億元,加速相關研發和應用,因此政府會繼續完善相關政策及法規,讓台灣的淨零科技和國際接軌,更帶動國際投資台灣,成為區域領頭羊。
日期:2023-11-14
由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與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跨部會合作,偕同資策會與工研院聯手規劃「5G狂想互動遊樂園」主題館,在今年高雄國際動漫節中吸引大量人潮排隊體驗,它究竟有什麼魅力?
日期:2023-11-11
編按:根據美國舊金山紀事報發出的訃聞,半導體產業「一代宗師」施敏於美國當地時間6日辭世,享壽87歲。施敏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過世的華泰電子創辦人杜俊元都是指導教授John Moore門生,也是台灣最有潛力成為諾貝爾獎的得獎者。而他學經歷豐富,桃李滿天下,學生包括前交大校長張俊彥、鈺創董事長盧超群等半導體界菁英。而陽明交大也發出新聞稿表示,施敏院士是國際知名的大師,有半導體一代宗師之稱,這個稱號說明了他在半導體領域的成就,對IC產業有非常卓越的貢獻。施院士在我國決定引進海外IC技術時,在關鍵時刻提供了當時孫運璿資政許多重要的建議,作出正確的決策,也為我國產業帶來了數十年的榮景。他也是世界級的專家學者,培養了無數的領袖人才,包含交大前校長張俊彥、空中大學前校長陳龍英(交大前副校長)、鈺創董事長盧超群,以及本校產學創新研究學院院長孫元成(曾任台積電副總經理暨技術長)等。此外,著作等身,其中1967-1969年所撰寫的《半導體元件物理學》,起先用於交大電子研究所上課講義,很快受到全球矚目,翻譯成6國語言、發行超過300萬冊,成為全世界半導體和積體電路領域師生、研究人員進入IC領域的經典書籍,成為全球最暢銷的「半導體界聖經」。施敏院士曾說,1967年他與韓籍同事姜大元在休息時吃甜點,看到一層層的起士蛋糕觸發靈感,兩人著手開發出「浮匣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浮匣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是目前廣泛使用在電子資訊產品中之快閃記憶體的基本結構,若沒有他的發明就沒有快閃記憶體以及固態硬碟。這個創新的研發與後續所衍伸的應用級產業發展,帶動且引領了行動電子時代並讓人類的生活型態走入智慧生活的數位新時代,對人類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90年施敏院士正式到陽明交大任講座教授,2010年校方頒贈終身講座教授予施敏院士,已於陽明交大任教逾30年的他,替學生帶來世界級的前瞻視野,作育英才無數。施敏院士的成就與貢獻備受國際推崇。1991年獲IEEE J.J. Ebers獎、2017年獲IEEE最負盛名的Celebrated Member Award;是少數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的三院院士;也曾獲工研院院士、全球「快閃記憶體高峰會」(Flash Memory Summit)「終身成就獎」以及「未來科學大獎」。以下為《今周刊》2014年7月31日的報導
日期: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