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災難和痛苦的後面都有正面的意義,人們因為看不到未來所以會痛苦,有時候過幾年回過頭看才會知道,原來那是一個祝福。」沒有工程背景,以財務專長加入台積電的何麗梅回憶,剛進台積電時,長達一年半的時間很痛苦,「每一天我都覺得活不下去。」有一天她和mentor(導師)訴說工作遭遇的困境時,他回:「企業家天生就是獅子,若他不是獅子,就做不好企業家,獅子碰到羊就是要撲他,不是因為他肚子餓,是因為妳像隻羊。」這個故事啟發了何麗梅,她才發現自己在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面前表現得太沒自信,「原來我看起來像隻羊。」「羊有很多種,綿羊、山羊、羚羊,我給自己找個藉口,我可以像羚羊,至少跳快一點。」她笑道。為了讓自己更有自信,「除了準備、準備、再準備以外,還要沉著,因為強將不喜歡手下有弱兵;他覺得你看起來都沒有自信,就會不高興,我開始給自己心理建設。」
日期:2025-03-10
台積電周一(2/10)首度證實,因為1月21日發生的地震,相關損失約53億元,加上上周五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拋出關稅議題,以及本周台積電即將在首度在美國舉行董事會,種種不確定因素讓台積電股價於周一走跌20元、跌幅1.78%,來到1105元,投資人到底該不該逢低買進?
日期:2025-02-10
「推動循環經濟,對台積電不只是責任、也是契機。」週三(11/13)台積電台中零廢製造中心商轉典禮上,台積電執行副總經理暨共同營運長秦永沛在致詞中強調,這不但是半導體產業第一座資源循環場域,也是台積電與台灣環保廠商,共同合作的重要成就。
日期:2024-11-13
科技業當道,各國在人工智慧及半導體產業競爭激烈,其中,科技業中的領頭羊無非是來自台灣的台積電(2330),以及日前擠下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登上道瓊工業指數的輝達(NVIDIA);外界困惑,南韓在電子產業也已發展多年,為什麼仍遲遲追不上他國的腳步,甚至差距愈來愈大;對此,有韓媒分析背後主因。
日期:2024-11-05
「大家一起喊,『我愛台積』!」今(26)日,在新竹舉辦的台積電運動會上,大會司儀鼓動現場氣氛,迎接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步入會場的時刻。這一次,恭迎張忠謀的不只是台積電員工,還有眾多「老朋友」一同參與,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宏碁集團董事長陳俊聖、陽明交大創新研究院院長孫元成、敦泰科技董事長胡正大等眾多前台積電成員,皆親自到場與張忠謀相見歡。
日期:2024-10-26
台積電法說過後,超強的業績表現再度帶動股價衝上1100元,改寫歷史新高,也造就公司高階主管個個身價非凡。《財訊》雙週刊指出,根據證交所最新資料統計,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以及27名副總經理中,有22位持股台積電超過百張的億元富翁,其中甚至有9位是持股超過千張的「十億」級富豪。
日期:2024-10-25
離岸風電國產化鬆綁議題引發關注,日前經濟部長郭智輝說,「國產化保護8年,會朝開放方向努力」,引發產業振盪。世紀風電董事長賴文祥在謝金河節目《數字台灣》上憂心說,這樣會讓過去八年的累積都成泡沫,只會嘉惠到正要起步的韓國。全球最大再生能源基金、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區域總裁許乃文也直言,不能因為部長個人言論,造成大家對政策的擔心、風電概念股股災,甚至數家本土廠商面臨危機。「銀行也要借貸給這些本土廠商,一旦斷鏈,對我國經濟影響嚴重,甚至質疑這個政黨到底有沒有延續?為什麼政策不延續」?許乃文說,台灣GDP是被許多護國大山、傳產、資通產業撐起,他們都需要大宗綠電,但2025、2026年綠電都賣給台積電,「台灣真的不缺電,但缺綠電」。謝金河表示,請來這些來賓,也讓經濟部長郭智輝稍微上一下課,知道這個產業跟半導體不一樣,給業者吐吐口水、發表心聲。「部長心直口快,恐衝擊銀行體系、經濟部官員和產業生態。」
日期:2024-10-07
(今周刊1441)不知不覺,1995年到2010年間出生,年輕的「Z世代」,已經湧入職場,成為超過200萬人規模的大軍,比起前幾個世代,他們是更自由的一群人,企業也聞到他們青春的氣息,準備改變自己,「適應」這群新人類。
日期:2024-07-31
這兩天的頻繁地震,讓許多台灣民眾感到驚嚇,花蓮地區自4/22傍晚5時8分起至4/23清晨6時,主震加餘震已有高達1095起,在凌晨2點26分、2點32分更是相繼發生規模6.0、規模6.3地震,幾乎全台有感,許多民眾半夜都被搖醒了。對於接連發生的地震,科技重鎮新竹科學園區因連續偵測到3級以上的震度,警報器、機台警報大作,台積電一度疏散廠區人員。對此,台積電(2330)表示,人員均安,目前預期不對營運造成影響。聯電(2303)、力積電(6770)、世界先進(5347)等晶圓廠都說,大部分廠區未到達人員需疏散的程度,人員與生產均安。
日期:2024-04-23
台積電(2330)與Gogoro周三(4/17)宣布合作,共同在大新竹布建Gogoro換電網路,並投放GoShare共享租借機車。此外,雙方還共同在六都、2縣佈建15座綠電換電站,未來會分散在全台各縣市,達成真正淨零碳排的騎乘生活。
日期: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