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住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住院共有2048項結果
健康

開會中不適,京城建設老總猝逝享壽68歲/又是主動脈剝離!醫:刀割般胸痛7症狀,立刻送醫

急性主動脈剝離,接連奪走包括藝人小鬼黃鴻升等人性命,安南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偉華說明,此病大多好發在50-70歲男性,但有研究顯示,這個發生率十萬分之三的疾病,仍有1成機率會發生在40歲以內的族群。

日期:2022-03-03

健康

台灣發生率發生率第一名的大腸癌,掌握「這三點」即可早期發現

有家族史且有基因突變者,二十歲時就要注意,可能衍生出不同的癌症。大腸鏡是診斷大腸直腸癌比較精確的方法,糞便篩檢相對經濟實惠。貧血也可能是大腸直腸癌症的病徵之一,勿掉以輕心。

日期:2022-03-02

職場

「最怕同學發現我在收垃圾...」建中畢業30年後,他領悟人生3堂課: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

醫師只是我有了自信之後的副產品,我現在覺得我是不是醫師不重要,我相信我做什麼都能成功,這才重要。

日期:2022-03-01

焦點新聞

3月防疫新制》7大場合可免戴口罩、大眾運輸開放飲食 居家隔離縮短到10天

隨著疫情趨緩可控,衛福部放寬防疫規定,3月1日起至3月31日,運動、拍照等情況下可免戴口罩,搭乘大眾運輸開放飲食、有條件開放探病,以及3月7日起,居家隔離天數縮短為10天等措施。以下由《今周刊》整理3月防疫措施一覽。

日期:2022-02-28

全台防疫報導

台灣解封最後一哩路,最大難題是它! 何美鄉:要學習用平常心、看待可能的「5~8萬確診」場景

新冠(COVID-19)疫情在全球肆虐已逾2年,至今有國家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也有國家仍持續「清零」,目前台灣則在兩邊拉鋸著,也準備往開放的路前進。面對多國持續放寬政策,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指出,台灣最後一哩路,最大的難題是「要如何讓台灣人離開舒適場域」,開始面對病毒入侵本土後的現實面。

日期:2022-02-24

科技線上

急診室24小時智慧監控、模擬住院率調控病床…台北馬偕拚AI醫療超有感上工

心率、血壓等留觀病人的生理數據,全都透過二十四小時動態監測在急診室「管理大看板」中一一顯示,一旦超過設定的危機值,圖示就會從綠色笑臉變成紅色苦瓜臉,並發出示警,藉此提醒醫護人員。這,是馬偕紀念醫院AI醫療的實際應用現況。

日期:2022-02-22

政治社會

「你媽中風也走的好好啊」害員工截肢、10萬賠償金被爆「同事募款來的」 通運少東遭起底「勢力超龐大」

一名在苗栗某通運公司任職的28歲王姓員工,因為一場工安意外導致右腿截肢,不料公司不僅只願賠償10萬元,老闆娘還揶揄「截肢而已不嚴重啦,裝個義肢就能走了」、「你媽媽中風也走得好好的啊」引發社會譁然!雖然謝姓少東事後為妻子失言親自道歉,承諾會保障該名員工工作到65歲,不過背後身家也被網友肉搜起底,發現他在高雄坐擁數十家公司,相當驚人。

日期:2022-02-20

職場

工程師薪水、工時、生活徹底海放醫師!外科主治醫嘆月入30萬全靠「值班」:一輩子都會如此

醫師社會地位高、薪水優渥,是份人人稱羨的工作,不過卻有醫師表示,這份工作並沒有大家所想的那麼夢幻,他說自己和其他的同班同學相比,其實算很「魯」!

日期:2022-02-17

國際瞭望

又要叫我第一名!丹麥將完全放棄疫苗接種

去年 9 月丹麥是第一個取消所疫情有限制的歐洲國家,後來因為變種病毒又重啟部分限制。雖然較溫和的奧密克戎(Omicron)感染速度瘋狂,但因有高疫苗接種率為後盾,丹麥政府又宣布, 2 月 1 日開始取消幾乎所有限制,再度成為第一個取消疫情限制的歐盟國家,現在,丹麥又要創紀錄了,打算在短期內完全放棄疫苗接種。

日期:2022-02-16

政治社會

一文讀懂解封不失控》全世界只剩中港還在追求「清零」,台灣還需要花費巨大社會成本「消滅病毒」?

為維持國內經濟成長動能,台灣即將跟上國際趨勢,放寬邊境管制措施與入境檢疫時間,期望恢復跨境商務活動,維繫產業競爭力。然而,多數民眾對去年本土疫情大流行造成的恐慌與不便仍記憶猶新,因此對開放外籍人士入境抱持高度疑慮。正式開放邊境之前,政府應該做好哪些準備,才能在控制疫情與活化經濟之間,取得平衡?

日期: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