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陳先生某天在社區進行修繕工作,突然出現腦中風症狀,包括握不住手中工具、講話口齒不清,走路也向右偏移,無法直線行走,所幸夥伴及時將他送醫急救,保住寶貴性命!醫師提醒,處理中風患者時應採取「臨微不亂」四步驟,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日期:2019-11-20
繼美國眾議院上月通過後,美國參議院週二 (19 日) 亦一致投票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該法案將由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後生效。
日期:2019-11-20
從小燈泡案、林奕含專訪,到龍發堂解散,《報導者》從2016年至今長期關注精神疾病議題的各個面向,真實記錄其與整體社會複雜多變的關係,相關報導即將由衛城出版社於12月出版《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知名導演吳念真特為此書寫下推薦序,透露「台灣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與精神疾病之間跨越40年的淵源。
日期:2019-11-19
眾所周知,台灣年輕人因為養不起、不敢生,出生率慘居全球之末,根據「世界人口綜述」(World Population Review)網站公布一項全球最新生育率排名,台灣以平均每名婦女僅生下1.218個孩子敬陪末座,果然與你我的認知相同。不過,如果從國內政府主管部門所做統計:平均每名婦女僅生下1.06個孩子「比該網站數據還要低」,至於為何有這個差距,問題在哪裡?
日期:2019-11-18
一位55歲男性,最近有食慾不振、倦怠、噁心、嘔吐的症狀,身材偏瘦;就醫檢查發現,他有低血鈉、低血糖的狀況,進一步做了內分泌相關檢查,確診是「泛腦下垂體功能不足」。
日期:2019-11-17
編按:給住院家屬的一封信。雖然文字帶了點負面,但卻是護理人員長期累積的情緒。醫病關係,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當我們越想要家人恢復健康,就越需要平靜自己的心情,和醫護人員做最有效的溝通,這才是良好之道。
日期:2019-11-15
麻醉醫師在每一次次的病安事故裡,卻必須獨自活下來,在往後餘生的時間裡,日夜接受良心的苛責,直到有一天自己也面臨了死亡,我才能真正得到自由......
日期:2019-11-13
本身是醫院院長也是肺癌患者的蔡松彥,最初從正規療法做起,發現成效不彰,所幸把自己當白老鼠,花費近千萬投入自然醫學療法,加上自創抗癌餐盤,如今已從罹癌院長變身成抗癌院長!
日期:2019-11-13
64歲廖先生因痛風、高尿酸而長期服用止痛藥物,十多年前腎功能變差,開始定期服藥,但仍在2015年展開每周3次的洗腎生活。不忍先生長期洗腎的廖太太,與醫療團隊討論後,決定勇敢捐腎救夫!
日期:2019-11-11
你之所以覺得和他人無話可說,究竟是因為自己彆扭,還是因為沒有遇到在同一頻率的人,以及,你在追求「成群結隊的熱鬧」時,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日期: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