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進入尾聲,2024年元旦起許多新制將上路,《數位時代》一文帶您了解有哪些重點。
日期:2023-12-25
居住是基本人權,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拿來炒作的。34年前,台灣掀起無殼蝸牛運動,成為自解嚴以來,民間發起最大規模都市社會運動。當年,不懂任何住屋理論的崔陳水金,只因堅信人人有屋住是好事,強撐著被癌末侵蝕的病體,穿上白紗與丈夫女兒走上街頭,社運結束3日後病逝,但愛與影響力卻留在人間,為弱勢者撐起保護傘,透過情、理、法一步步推動社會改革,健全租屋市場、租賃法令制度與促使政府積極投入社會住宅政策,以具體服務與政策倡議雙軌並進,加速實現安居樂業理想。
日期:2023-12-18
明明是新創公司,主要的業務是運用AI數位雙專利雲平台創新永續服務,卻取名「薪傳」,公司的LOGO標誌還是象徵祥瑞寶藏之「數位龍」,薪傳智庫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沛桐深盼能培養臺灣年輕人,延續薪火相傳;將本身與各國稽核員在國外多年的跨國際企業稽核經驗轉換成智庫,創建國際永續通用平台,讓臺灣企業在面臨ESG永續轉型有與時俱進跨國際趨勢之參考依據。
日期:2023-12-15
前言:台東公東高工2023年因財務困難,被國教署列為「專案輔導學校」引起各界嘩然,因為公東高工不僅是台東少數僅存的技職學校,在校學生有65%為經濟弱勢或學習弱勢。公東高工嚴格的「實作」教育,曾成功孕育出多位國手、技工與產業老闆,今周刊「技職培力翻轉人生系列報導」,第一手記錄公東高工如何幫助更多需要被拉一把的孩子,讓來自弱勢家庭的孩子也能翻轉人生。
日期:2023-12-13
AI人工智慧的ChatGPT去年底橫空出世,短短二個月吸引全球超過一億活躍用戶數,催生者Open AI創辦人暨執行長奧特曼造訪台灣時表示,新科技的開發初衷是希望通過人工智慧,將人們從枯燥工作中解放,進而從事更需要創造力之任務。科技革命為人類社會帶來巨變,越來越多公益機構積極擁抱新科技工具,以更有效率與創新模式解決社會問題,不論是社福資源重分配、偏鄉弱勢族群保護到跨國援助議題,都能成為最佳實踐場域。
日期:2023-12-07
住在採光佳、通風好的房子,還能用上節電效益好的新家電,對窮人來說奢侈,無疑是難以擁有的權益。住不起、用不起看起來是社會議題,但其實與淨零、能源息息相關。
日期:2023-11-24
行政院今 (23) 日召開院會,拍板通過財政部擬具的所得稅制優化惠民措施,明年度綜所稅免稅額提高至 9.7 萬元,標準扣除額增至 13.1 萬元,薪資、身障特別扣除額增至 21.8 萬元,減稅措施合計 662 萬戶受益,減稅利益 175 億元;政院同日通過教育部擬具的大專校院學生校內住宿補貼計畫,自明年 2 月起實施,每學期補貼校內住宿學生 5000 元、弱勢生 7000 元,約 27.5 萬名學生受惠。
日期:2023-11-23
很多公益團體都建立將「惜食」送給弱勢團體的機制,但往往運費成本遠高於物資本身的價值,社會企業孔雀魚普惠科技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推展共運平台,讓順路去東部的人幫忙運貨,過去2年累計送出上萬份物資到台灣東部,如今發起人林坤正更在「WaBay 挖貝」的群眾募資平台推出「共運計畫」,要把量能拉到一個月1000 戶。
日期:2023-11-06
六十多年前,一位天主教神父在東部偏鄉創立以木工聞名的技職學校,全盛時期達一三○○名學生,近五年卻腰斬剩下五百人,讓這所名校面臨退場危機,它該如何天助自助、翻轉續命?
日期: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