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剛出社會時老是被父母插手安排做他們認為「對的」投資理財方法。但是長輩的做法真的比較成熟,也適合我們嗎?
日期:2023-05-25
網路上氾濫的假訊息影響選舉,已成為近年國際間的熱門議題。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佑宗指出,調查顯示,對「政治」類假訊息的闢謠效果較差,民眾會受黨派立場影響,容易形成「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現象。因此張佑宗建議,事實查核的溝通現象,應該以「中間選民」為主。
日期:2023-05-24
五一連假後,上證指數一度創今年新高;但上半年消費信心待加強、景氣恢復緩慢,而受到中國政策支持與戰略發展性的「中國特色估值」企業,為A股基金的主要標的。
日期:2023-05-24
今年來國際市場表現搶眼,美股狹幅震盪不再獨領風騷。展望下半年,歐、亞主要地區後續如何看待?全球經濟又有哪些隱憂與結構性變化?
日期:2023-05-24
過去30年,資本市場談到日本,想到的,是停滯的經濟成長,是流失的產業活力,但過去一年,在疫情解封與日圓貶值的助力下,它似乎正逐步擺脫這個「失落國」的標籤。一場經濟與產業的「質變」,正在這個國家的各地展開。走出陰霾,在不遠的將來,一個嶄新的日本,或將出現在你我眼前。
日期:2023-05-24
《10 條路,賺很大》一書作者肯恩‧費雪以投資見長,其眾多收入中,料想稿費是最不重要的一筆。
日期:2023-05-23
俄烏戰爭及中國對台軍事威脅成為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關注焦點,不過學者王宏仁觀察到這次G7峰會也有為了繼續與中國交往而有一定程度的妥協作法,包括將原本與中國「硬脫鉤」改以新詞彙「去風險」化取代,但仍堅定不希望中國有任何片面改變台海的舉動。學者尹麗喬則認為,儘管G7峰會許多文件都提到要與中國建立建設性的穩定關係,並非追求脫鉤而是去風險化,但美中外交博弈仍是美國占上風,這包括美國操作的「討厭中國」輿論仍非常強,以及在中國在挖美國牆角之餘,美國其實仍持續在運作菲、韓深化對美關係,以及鼓勵韓日外交破冰。學者馬振坤則示警,儘管中共不斷加速建設以軍事手段解決台灣問題所需的能力,但因共軍機艦擾台太頻繁,讓台灣民眾逐漸失去警覺性,如此「溫水煮青蛙」的效應已現,這是當前對台灣最危險的事。
日期: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