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伙食費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伙食費共有104項結果
理財

20歲沒錢不丟臉,40歲後沒錢才辛酸!別用年輕時的精緻,換來中年自助餐前加1顆荷包蛋的猶豫

昨天聽到幾位友人在討論30歲前如果不是家人給錢,究竟有多少比例的年輕人會存到100萬?(包含儲蓄險、股票、基金等。)一位30歲的友人是這麼說:如果不是北漂族要租房,我覺得22歲大學畢業後,到了28~29歲,沒理由存不到100萬呀!雙北多數子女應該都可以做到。

日期:2022-04-15

科技

18位產業大老赴總統府…他們為何訂單滿手,卻嗨不起來?一文解讀製造業老闆的「新三缺」苦水

一場總統宴,老闆們向小英吐的苦水不是水、電供應隱憂; 缺地、缺工、缺宿舍,才是當前台灣製造業的頭號大敵。 「新三缺」的難題,是否真比想像中更嚴峻? 《今周刊》採訪團隊前往台中、嘉義、高雄三大現場,一探究竟。

日期:2022-04-06

心法與觀點

存股助理第150期︱給年輕存股族的12個投資理財建議

昨天適逢青年節,這期《存股助理電子報》針對年輕存股族提出12個簡單實用、不打高空,而且無損生活品質,甚至還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的投資理財建議。

日期:2022-03-30

聰明理財

當年「喬治瑪莉現金卡」害了多少人?一個卡奴如何把500萬債務變成只還23萬

編按:2021年台灣民眾刷卡額超過3兆元創歷史次高,不用帶現金、甚至可以分期付款和預借現金,不過,使用不當也可能淪為卡奴,甚至信用破產。最近臉書社團有網友貼出1999年萬泰銀行發行的「George&Mary喬治瑪莉現金卡」,喚醒不少人2005年「卡債風暴」的慘痛回憶當年現金卡超夯,很多人一開始借了20多萬,最後滾成100多萬,以卡養卡悲慘度日,估計超過80萬人淪為卡奴。「喬治瑪麗現金卡」1999年問世,是台灣第一張現金卡,英文名稱為「George & Mary」,以臺語的諧音「借錢免利」命名。問世2年之後,讓萬泰銀行的獲利攀上高空,同時創下罕見的股價大漲8倍奇蹟。因為借貸相對容易,大學生、阿兵哥都能輕鬆申請,加上銀行搶著發卡拚業績,廣告主打買房、買車的頭期款輕鬆到手,吸引很多人借款,最後卻還不出錢,選擇走上絕路,成為當時台灣嚴重的社會問題,過來人表示真的是「塑膠鴉片」!王至德律師分享他處理債務清理(卡債)案件的真實故事....(原文刊載於20190712,更新時間為2022/3/11)

日期:2022-03-11

理財

每天乖乖記帳仍存不到錢?家庭主婦分享「5大記帳訣竅」 項目太細易3分鐘熱度

即使生活壓力大、物價高昂,不少人仍希望從微薄的薪水中挪出一點錢來儲蓄,也因此努力養成記帳的習慣,盼能從記帳中多少存一點。不過,是否有發現自己就算記帳記久了,還是存不了錢,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對此,日本一名家庭主婦分享記帳要成功有5大訣竅,稍不注意就容易做白工!

日期:2022-01-12

理財

一家三口單薪7萬vs.雙薪月收入10萬,為何反而是後者存不到錢?今年快戒掉5個漏財金錢觀

我有兩個女性朋友,他們都有一個小孩,一個是單薪家庭,老公月薪7萬元,所有家用的錢都靠老公給,另一個是雙薪家庭,月收入10萬元。單薪的家庭每個月可以存3,000元,雙薪的朋友常跟我抱怨,每個月家裡的錢都不太夠用,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把花到哪裡去?

日期:2022-01-07

情感關係

一句「大嫂也有給」,婆婆要求年終分一半不能拒絕 她嘆:婆媳關係只剩出錢孝敬?

「嫁過去了就是夫家的人,錢也歸夫家管」這句話到底合不合理呢?一名女網友表示,婚後住在婆家,夫妻2人每個月都會拿1萬2000元給婆婆當做生活費,但最近年底領年終了,婆婆卻向她要求「年終分一半」,而丈夫也表示大嫂一家都有給,言下之意就是得比照辦理,讓她相當無奈。不過兩性專家黃越綏曾表示,媳婦孝順這問題不是「應不應」而是「機率大不大」,如果希望媳婦主動定期出錢孝敬婆婆,那接下來只會出現2種情形。

日期:2021-12-16

職場

上班打卡09:01很可以,但無法接受08:59 !八年級生不是拒絕加班,而是拒絕提供免費服務

準時下班是八年級生最重視的事。八年級生認為上班是用自己的時間換取金錢,所以他們謝絕因為不明確的事務而加班,簡直是浪費時間。

日期:2021-11-26

理財

存百萬不是夢 理財教母手把手帶兒子這樣做 現在開始樂退GO 未來的我會感謝我

如果時間回到20歲,你想做什麼?有「理財教母」之稱的林奇芬說,「會更積極學習理財。」為了鼓勵獨生子盡早開始,她甚至在兒子20歲那年出版一本理財書做為生日禮物。那兒子看了嗎?做了嗎?有些事不如你我想像,有些事做了才知道。現在開始,未來的我,會感謝現在的我。

日期:2021-10-11

政治社會

屏東挖眼男早是慣犯,為何不關醫院要放出來?精神科醫師道現實無奈:病房只能塞滿「好病人」

編按:近日屏東縣列管精神患者楊姓男子,由於超商女店員提醒他戴好口罩,因此遭楊男徒手攻擊,經過客人發現趕緊報案,警方到場好不容易將這名楊姓男子制伏。女店員送醫後,發現鼻子粉碎性骨折、眼睛一眼視網膜剝離,一眼撕裂傷,恐有失明之虞,而楊男遭強制送醫。該店店長表示,楊男猶如社區不定時炸彈,村莊的人平時看到他都要閃遠遠...。精神病患攻擊人事件頻傳,往往引起重大社會恐慌,但一般民眾認知的「強制送醫」就能解決問題?精神科醫生現身,用案例來討論第一線最大問題以及目前執行上的困境.....

日期: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