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武漢肺炎)影響美國比亞洲國家晚上許多,過去一個多月美國政府應變作為受到不少國內批評,加上美國受到2003年SARS影響輕微,都使一般美國人對武漢肺炎的認知或警覺心不足。眼見疫情快速升溫,為了趕快「補課」,不少民眾轉向相關主題的大眾影視作品,使過去20多年來好萊塢推出的多部電影從冷灶翻身為當紅炸子雞,其中最火紅的就是2011年的「全境擴散」(Contagion)巧合的是,這部片不僅是美國不少中小學、甚至大學課程上的教材,連台灣大學醫學院都曾在2012年11月公開播映,還請來時任台大醫院副院長、現任台大副校長張上淳做映後演講,目前他也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
日期:2020-03-14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至歐美,相關藥物生產與開發,也列入各國最優先競賽項目。台灣目前除中研院、國衛院宣布合成出治療新冠肺炎潛力藥物美商吉立亞(Gilead)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外,三月初,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以下簡稱生技中心)也宣布成功合成另一個日商富山化工公司的法維拉韋(Favipiravir)藥物,也讓台灣不僅防疫有成獲得舉世矚目,在全球新藥開發上也能取得發言聲量,佔有一席之地。
日期:2020-03-10
這些紛紛擾擾最後都會過去,我們只是不曉得會多快或多慢過去?但就像16世紀歐洲的瘟疫黑死病滅掉了一半人口,或像當年的小兒麻痹、天花、麻疹,再厲害的病毒遲早都會被人類克服。這就是人類的韌性以及他多元性帶來的不斷創造新價值去克服舊問題。不過剩下來的問題是,我們從這一次的大災難中又學到了什麽?會有什麽良性改變?
日期:2020-03-02
肺炎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3名,更勝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腎病變等。到底肺炎有多可怕?2019年年底,中國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迅速延燒全球,嚴重程度不下2003年那場世人難忘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經證實,武漢肺炎病原體與SARS同屬冠狀病毒,兩者雖相近但致病表現並不完全相同,如今已定名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隨著疫情的延燒,從一開始的完全不了解,到現在由醫界與科學家抽絲剝繭,慢慢露出治療曙光。曾於2003年參與第一線抗SARS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醫師顏慕庸形容,新型病毒就像人類面對戰爭的迷霧( Fog of War)一般,對敵人愈了解,才能有效遏止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傳播感染,「台灣的防疫與醫療實力足夠,民眾不需過度擔心。」
日期:2020-02-26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嚴峻,國家衛生研究院投入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合成工作,本月19日完成「毫克級」的合成,今(24)日則進一步完成「公克級」的合成,藥物研發進程再往前邁進一大步!
日期:2020-02-24
已經累積有超過540確診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病例的郵輪鑽石公主號,因為日本政府疫情控管不佳被暱稱為「海上火神山」,神戶大學感染病理學教授岩田健太郎在日前經歷一日快閃的防疫協助後,高喊:「船上根本一團糟,連我都怕。」
日期:2020-02-19
全球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擴大,高端疫苗已於2月16日與美國國衛院(NIH)完成合約簽署,力拼最快速度完成疫苗開發,NIH將提供候選疫苗與相關生物材料,讓高端在台灣進行動物試驗,預計今年上半年完成,並規劃下半年啟動人體臨床試驗,做為評估人體臨床試驗及開發新一代疫苗的重要依據。
日期:2020-02-18
武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由美國藥廠吉立亞(Gilead Sciences)研發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因治癒一例美國本土新冠病毒患者,一天內症狀獲好轉且無副作用,吉立亞公司決定免費提供給中國,但卻立刻被中國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搶先發表並申請專利,並宣稱這是為了「保護國家利益」所為。
日期:2020-02-15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醫藥界無不卯足全力研發能夠控制的疫苗。在這場人類與病毒對抗的戰爭中,「專利」竟然在短短時間內也出現引人注目的熱點話題。
日期:2020-02-13
因為無藥可治,新冠肺炎令人聞之色變,莫名恐慌。不論新藥、老藥、原廠藥、學名藥,甚至中藥,全部總動員加入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行列,先前研發SARS、MERS的解藥經驗,儘管因疫情消失,功敗垂成,卻為新冠肺炎解藥拉高了制空優勢,造就出一場不容悲觀的對抗新冠病毒之戰。
日期: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