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與中華汽車合作綠色運輸轉型調查,針對台灣中小企業在迎接淨零時代之下,運輸減碳的策略布局,並於週三(6/14)舉辦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本次調查主要發現,超過9成的中小企業已意識到未來將面對運輸碳中和的挑戰,並有5成以上企業認為綠色運輸具有急迫性,尤其是已被客戶要求碳盤查的企業更進一步要求、建議或提醒供應商將運具改換為電動車,但透過問卷了解,仍有6成企業在觀望中,並普遍認為價格是轉型阻力。根據IPCC 2019報告,運輸排放占全球年碳排的14%,並且持續增加中,而其中72%運輸排放源來自於陸運交通工具;IPCC 2023報告另指出,由低排放電力驅動的電動車,具有陸運交通減排的最大潛力,因此,從運輸著手減碳已是企業實踐淨零的必修項目。調查結果顯示,雖然電動車價格成本拖累轉型速度,但若有解方,如電池改租用、降低入手與使用成本,企業汰換意願則明顯提升!
日期:2023-06-14
經濟部工業局在行政院組織改造後,即將轉型為「產業發展署」,將兼備「政策規劃」與「業務執行」兩項業務。工業局長連錦漳接受《今周刊》專訪揭示,組改後將有三項重點工作,首先是加強既有的產業服務與發展量能;第二,加強協助傳統產業低碳化、智慧化等轉型,這將是未來業務的重中之重。第三,加強國際鏈結,除營造優質環境,吸引更多國際大廠來台投資,也要加強國際參與,這包括透過政府或是廠商、法人加強與國際鏈結,例如參與行動通訊標準的主要制定單位3GPP,並加強半導體產業國際供應鏈合作。
日期:2023-06-05
為了達成我國2050淨零轉型目標,經濟部周二(5/16)舉行2023電子資訊產業低碳轉型永續峰會,號召近20家國內外相關供應鏈夥伴,包括品牌業者及EMS大廠,以及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及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共同宣誓攜手減碳。
日期:2023-05-16
2050淨零排放已是全球共同目標,面對國際碳管制的趨勢挑戰,以出口導向的臺灣,必須邁出淨零第一步,從溫室氣體盤查拚綠色競爭力,備戰淨零時代!
日期:2023-04-19
鴻海集團周日(4/9)與高雄市政府簽署投資意向書,預計三年內在高雄投資250億台幣,將進駐亞灣七號倉庫及棧5及棧6,設立南區總部及國際研訓中心,可望創造近2000個工作機會。鴻海也希望藉此在高雄打造智慧城市的基地,不僅打造智慧城市的平台,未來更將成果輸出至國際市場。
日期:2023-04-09
呼應全球淨零趨勢,台灣已於2022年3月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希望藉由創新技術的推展與應用,在能源、產業、生活與社會等四大面向貫徹低碳轉型,因此節能減碳絕非製造業才需要積極面對,而是所有企業不容忽視的永續經營課題。
日期:2023-02-01
「鄧白氏台灣第九屆中小企業菁英獎」頒獎典禮暨ESG永續論壇在11月9日登場,以「ESG賦能 企業永續進化論」為主題,新增ESG評選指數,頒發全新的ESG永續績優獎及年度企業MVP獎,挖掘各產業的ESG佼佼者,更打造黃金生態圈,為企業ESG賦能,助攻永續進化。
日期:2022-11-23
伴隨歐盟碳關稅上路倒數,不少台灣中小企業已感受到「淨零轉型」的迫切,並開始採取行動因應。這些中小企業怎麼做?它們又面對哪些挑戰?
日期:2022-11-16
談到「淨零轉型」四個字,不少熟悉國際資本市場趨勢的投資人,或許直覺想到的,是蘋果、微軟、台積電,是在各國具一定規模與影響力的大型企業。但,過去一年,這個曾經被視為相對「高大上」的字眼,開始進入了台灣中小企業的視野,甚至,已衝擊到不少企業的營運日常。面對來勢洶洶的淨零壓力,台灣中小企業真的準備好了嗎?《今周刊》的獨家調查將告訴你答案。
日期:2022-11-16
南臺灣大學龍頭成功大學攜手國內專業財經媒體今周刊開講囉!面對全球淨零碳排浪潮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趨勢,淨零轉型不僅是環保議題,更是攸關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經濟課題。為此,成功大學與今周刊合辦「邁向淨零永續論壇」14日線上登場,邀集產、官、學界重磅級講者齊聚一堂,就全球與台灣的淨零碳排發展趨勢、法規制訂及衍生衝擊,從多元面向分享專家觀點,線上直播總人次近8百人,凸顯各界對於淨零碳排議題的重視。
日期:202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