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代工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代工業共有655項結果
科技

Macbook今年強勢成長的祕密!一個關鍵採購策略 強壓競爭對手

根據TrendForce的預測,蘋果筆電銷售量將在2021年有超過10%的成長,相較全球筆電銷售量成長8%的預估,蘋果超車的關鍵在於處理器的穩定供應。

日期:2021-02-04

科技線上

車用晶片插隊要台積電趕工可能嗎? 大客戶不能得罪、生產排程砍掉重練 還有「這個」大魔王!

台積電(2330)今天宣布,「正重新調配產能以增加對全球產業的支持,緩解車用晶片供應挑戰對汽車產業造成的影響,是台積公司的當務之急」。業界消息人士透露,台積電將採取極其少見的「超級急件」(super hot run),臨時插單生產車用晶片,但最快可能要三個月後才能開始交貨,甚至更久。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這麼做其實會「內傷」,因為「超級急件」方式會降低設備機台的效能、打亂至少排到三個月後的生產時程,更別提生產成本不降反增。還有一個問題是,通常顧客要製造商趕單就要加錢,但對此歐美日大車廠的態度仍不明朗。

日期:2021-01-28

科技

30年前台積電到西門子尋求技轉被趕出來,如今德國部長致函台灣供貨車用晶片…..張忠謀當初說的那句話果真應驗了!

全球車用晶片缺貨,包括美、德、日等汽車大國都致函台灣政府,希望包括台灣的晶片廠增產因應。經濟部長王美花昨日(27)邀請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公司舉行午餐會,會中也達成一個共識及三個方法,希望解決全球汽車供應鏈中關鍵車用晶片不足的問題。

日期:2021-01-28

全球股市

ESG掀全球企業革命新浪潮! 企業想跟上潮流該如何著手? 這些專家有解方

近年來,ESG責任投資已在全球掀起革命性趨勢浪潮,不僅考驗企業是否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外,也建立永續供應鏈的治理能力,顯見「永續」將是未來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新課題。

日期:2021-01-26

台股

台股衝破萬6回檔,還可以進場嗎?6檔「高殖利率」補漲個股出列:這一支推估殖利率破10%

在台股扶搖直上的過程中,有一個族群表現極為黯淡,從去(2020)年初到年尾,表現都遠遠落後大盤,一直到近期才在消息面利多的帶動下,出現短線拉抬的落後補漲行情。

日期:2021-01-20

科技

英特爾下單台積電 半導體果真是台灣「護國神山」 連中國都擔心對我們依賴太深

英特爾下單台積電一事「有影」了!根據外媒報導,為了力抗勁敵輝達(NVIDIA),英特爾有意委託台積電,生產個人電腦第2代獨立顯示卡晶片「DG2」,盼藉此打入PC遊戲市場。

日期:2021-01-13

國際總經

微軟31年來在台最大投資!為何大灑369億元 掀起搶才大戰?

5G、AI時代來臨,微軟看準台灣卓越地理位置、資通訊環境優異,投入13億美元在台打造雲端資料中心。究竟台灣在微軟資料中心布局藍圖裡,扮演何種重要角色?

日期:2021-01-13

股債前線

陽明、華航、長榮在Q4台股人氣最旺! 本季爆紅前十檔 竟沒有台積電

第四季台股大風吹,坐冷板凳非常久的傳產股,終於超越之前漲勢凌厲的電子股,成為最新人氣王!擁有百萬下載次數的Yahoo奇摩股市App統計,若將第四季台股個股的瀏覽量與第三季相比,在本季瀏覽量成長幅度的前十檔台股,就有陽明(2609)、華航(2610)及長榮海運(2603)等三家海空運業者進榜。這與第三季台股人氣榜是由二線科技股及生技股當家的局面,有非常大不同。

日期:2020-12-30

科技線上

不只蔣尚義及梁孟松! 台積電最大中國對手 還有過這4位台灣戰將

半導體原本只是兩岸科技業的主要競爭領域,過去三年隨著美國川普政府將美中貿易戰升級為科技戰,並接連對中國手機及通信設備龍頭華為及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等重要廠商,祭出出口管制及投資禁令等各種限制,兩岸半導體競爭已經蒙上濃濃的政治味。因此,當2013年從台積電執行副總暨共同營運長一職退休、人稱「蔣爸」的蔣尚義,不論是2016年受聘為中芯國際獨立董事、2019年接掌武漢弘芯執行長,或是本周確定接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全都引起國內半導體業側目。因為,1997年他被延攬返台接任台積電研發副總後,最大戰功就是把台積電的技術水準從國際二軍拉到一軍,甚至獨霸全球,所以沒有人敢小看他的影響力。其實,從2000年中芯國際創立至今,中國晶圓代工業一直離不開台灣半導體人才的專業及貢獻。以中芯國際為例,從創辦人張汝京以降,在歷屆董事會及經營團隊,至少有六位高層來自台灣。更有意思的是,其中四位來自台積電(2330),或曾經任職台積。

日期:2020-12-17

科技

專訪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談醫院獲利:每次人家在說醫院賺多少,我都不是很愉快!

編按: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在接受《財訊》專訪時,談到擔任院長數月的心得,快人快語的他,忍不住要對外界看待醫院獲利的迷思,發點小小牢騷。以下為吳院長第一人稱的視角。

日期: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