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問題,也可能是你的問題。」來自6000萬讀者的靈魂拷問,帆書(原樊登讀書)APP創始人 樊登 寫給現代人的生活解方!
日期:2023-05-25
母親在生病長照之前還獨居在基隆老家時,受情緒所苦已有時日,會因妄想而對子女抱持不信任感,我們也避免與她討論有關錢的事情,因此對母親手上的財產完全不清楚,連存摺及房屋權狀放在哪裡都不知道。
日期:2023-05-25
藝人「雞排妹」(鄭家純)被爆出將接受民進黨徵召參加立委初選,對此,鄭家純周三(5/24)在臉書證實,並透露是受「紅色鋼鐵人」(前屏東縣長潘孟安)邀請會面。她當下表示「願意幫忙,不會用無黨籍,去哪都可以,配合你們的需求」。對於鄭家純也將加入立委選舉,選區可能是中正萬華區,對手于美人面對訪問表示:「江湖上有太多的傳聞,我只在乎我自己能否是傳奇」。
日期:2023-05-24
一七八九年五月十二日,英國議員威伯福斯在議會為黑奴發聲。歷經相關提案屢遭否決,被輿論攻擊、毆打恐嚇,他不改其志,因為他決心實踐上帝賦予的使命。
日期:2023-05-24
二○二二年,中磊營收突破六百億元,用兩年時間讓營收成長近八成,站穩台灣網通三雄地位。強調不再只做設計代工、轉為直接服務客戶的網通公司,中磊如何逐步走出自己的路?
日期:2023-05-24
「喜舖」是台灣第一市占率的媽媽包品牌,年營收上億元,但創辦人周品妤卻被爆出有7千萬元債務,卻還在高調炫富。周品妤在周二(5/23)媒體爆料後,於發出聲明,證實她的確有負債。周品妤說,近期媒體中對「喜舖」財務狀況的報導,身為品牌的創始人,針對這些疑問已經先向公司同仁進行清楚且坦誠的回應,並且也將訊息正式公開。「首先,喜舖現在的營運情況是穩健的,在疫情期間,我們確實經歷了重大的經營壓力與財務困難,但中間我們確保員工的工資如期支付,貨款也一一結清,相關金流償還計劃正在進行中」。周品妤說在疫情期間為維持公司營運,急迫無奈下誤借了高額利息的款項,儘管極力償還依然無法持續支付高額利息,「苦撐1年多後我們抵押住處,然而,為了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我們選擇把品牌商標使用權,轉讓過去有合作過可信任的合作夥伴」。「房子已全額抵押,後續查封和拍賣等關於債權人的需求與作業會配合進行,新經營方加入後,即接手喜舖的經營與對消費者的服務」。針對被指高調炫富,她則是說自己是基於工作需求,會有新品開箱臉書貼文與配合任職公司出國出差需求,「目前住所為租賃,請大家理解並無炫富之實與能力」。周品妤強調,個人債務問題不影響喜舖正常營運,會繼續努力工作度過債務難關。周品妤婚後創業,手忙腳亂當新手媽媽、一邊撐起一家公司。她從1人公司到打響喜舖「媽媽包」名號,從台灣銷售到日本、新加坡、東南亞、德國、法國,成為年營收破億元的國際品牌。現在品牌商標使用權轉移出去,周品妤能否有機會再翻身?她曾在2018年訴說著自己夢想藍圖。(原文刊載於2018/2/13,更新時間為2023/5/24)
日期:2023-05-24
不少年輕人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惘,其實,同一份工作,用不同的思惟去看,就有完全不同的價值。而本職上累積的愈多,斜槓的能力就愈強,若朝國際發展,甚至會延伸到比你預期更好的地方!
日期:2023-05-24
在股票市場上,清楚知道股票和股票交易來龍去脈的人,才能夠長期賺錢,他們是非常了解市場功能的人。
日期:2023-05-24
周遭很多朋友4、50歲時,工作、事業、家庭都好端端的情況下,卻突然出走,最絕決的是連根拔起地移民到國外,有的是轉換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職業生涯。比如原本在調查局工作17年,辦過許多重大經濟案件的念陽,50歲之後與原本在博物館工作的太太,搬到臺東縣長濱鄉的山上開民宿,一邊接待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旅人,一邊陪伴偏鄉弱勢的孩子。還有位前些年才讀完研究所的老朋友羅力,20多年前從職業軍人退伍,到媒體擔任攝影記者,後來自己拍紀錄片,因為熱愛潛水,拍攝海底生態時,看到珊瑚礁及海洋棲地的破壞,於是加入荒野保護協會,帶領一群志工守護海洋,並因此重回學校讀書,補足自身缺少的環境教育專業知識。的確,人到了熟齡階段是一個「給」的階段。回饋社會、提攜後進,因為你給得起了。同時,心情帶著幾分慵懶和散漫,可以好整以暇地開始二度學習(或事業第二春)。不過,我倒覺得年齡漸長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理直氣壯地說:「我不要!」比如面對一些「好像應該」必須做的事,就可以稍微大聲地說:「我年紀大了,不要可以吧!」比如不再委屈自己,可以做些「理想性」的事,也許不一定很賺錢,只要讓自己樂在其中。想起張曉風老師說:「一切正好,有看雲的閒情,也有猶熱的肝膽!」勇於改變、接受挑戰的朋友都是處於正好的年紀!這種不管幾歲,不斷重新學習,開展生命不同面向的朋友,個個都活得興高采烈。卸任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這十多年,寫文章、演講,同時不斷對抗著自己的質疑:「所為何來?有用嗎?」就如同當理事長時的心情,最耗費心神的不是開不完的會議與參加不完的活動,而是夜闌人靜時,不斷和自己的無力感對抗著。總覺得要從別人的經驗裡學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有所體會的人,不勞你多說,他自然就會去做;但是無法體會的人,任憑你苦口婆心,他仍是我行我素。簡單講,懂的人,你其實不用說;不懂的人,說了也沒有用。假如世間事真的如此,那麼多年來不斷寫文章、不斷演講,豈不是庸人自擾嗎?因此,每當收到讀者或聽眾的回饋,我都非常感激,這些鼓勵正是我對抗無力感的力量。
日期: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