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提出「台灣有事,日本有事」概念,並高度關注台灣的安保議題。駐日大使謝長廷直言,安倍與他任期有重疊,因此「我自己最清楚,安倍是(日本歷任)對台灣最友好的一位首相」。謝長廷強調安倍晉三對台灣「是有感情的」,如2018年花蓮地震後,安倍寫下「台灣加油」,安倍夫人說丈夫為此花很多時間練字。以及先前疫情時日本一周內就拍板送124萬劑疫苗,與亞東關係協會更名「台灣日本關係協會」等都是。謝長廷說,這些事情得以達成,背後都有安倍晉三的影響力。這些是安倍可以不必做,而且還要花很多時間,因此這些事情,尤其在疫情那一段時間,在中國壓力下仍致贈台灣疫苗,這些過程都讓他「點滴在心頭」。
日期:2023-12-06
(今周刊1407)展望二○二四年,該如何掌握投資機會與風臉?「明年景氣,可以用『見龍在田』來形容。」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指出,這意味巨龍已出現在田野上,但仍未飛上天,須觀察升息衝擊後景氣復甦的力道。他分析,在製造業存貨去化、訂單緩增下,景氣可望谷底復甦,但須提防中國經濟下行的後遺症。
日期:2023-12-06
(今周刊1407)「通膨緩解,成長放緩,經濟可能實現軟著陸。」接受本刊專訪時,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首席經濟學家隆巴德利(Clare Lombardelli)這樣描繪2024年全球經濟。結論雖與多數機構的看法相去不遠,但她卻補上一句:「然而在此時,這些預測都還不到拍板的時候。」一趟問答,她解釋了此刻難下定論的原因:眼前仍有三大風險,必須密切觀察。
日期:2023-12-06
台灣加權指數於6、7月份三次挑戰17500點重要關卡失敗後,行情反轉向下,高低來回震盪,10月底盤中甚至一度跌破萬六大關。隨著市場普遍認為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周期將告結束,國際資金重返亞洲市場,11月台幣兌美元急升1.15元,在資金熱潮的推波助瀾下,加權指數從15978點來到17433點,單月上漲1455點,漲勢凌厲,一舉擺脫過去幾個月來沉悶的行情。股市交易氣氛熱絡,市場一片歡喜,但仍有為數不少的股民感嘆,「滿天全金條,欲抓沒半條」,不是持股漲勢疲軟,就是持股太過分散,導致操作績效不佳,黯然神傷。操作績效疲弱不振、劣於大盤,歸根究柢,大多是因為沒有建立合宜的「核心持股」所導致。
日期:2023-12-06
過去一年,「高通膨」是全球經濟的主旋律;然而,隨著歐美央行升息循環告一段落,這場持續近2年的抗通膨之戰,似乎也到了收尾階段。通膨落下、利率在高位徘徊,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即將轉向……,「撥雲見日」之後,2024年的全球經濟,也將呈現出另一番新的光景。
日期:2023-12-06
台灣、英國在十一月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ETP)」,打開雙向貿易、投資的新契機。為何過去商業往來不密切、雙邊貿易額占不到整體一%的兩國,會在此時簽下這項協議?
日期:2023-12-06
作為永豐餘的第二代掌門人,何壽川帶領這個近百年的企業一步步從造紙業跨到科技業。當淨零成為全世界當紅議題時,何壽川又要如何帶領紙業抓準「醣經濟」機會?
日期:2023-12-06
(今周刊1407)過去一年,「高通膨」是全球經濟的主旋律;然而,隨著歐美央行升息循環告一段落,這場持續近兩年的抗通膨之戰,似乎也到了收尾階段。通膨落下、利率在高位徘徊,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即將轉向……,「撥雲見日」之後,2024年的全球經濟,也將呈現出另一番新的光景。
日期:2023-12-06
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8個人之中就有1個人患有精神相關疾病,台灣則至少有超過200萬個家庭正處於憂鬱風暴之中。那一天,當前科技部長陳良基發現結褵40年的另一半站在16樓的陽台上打算縱身一跳時,他唯一的念頭,只有緊緊抓住她的手……原本開朗大方的太太素梅嚴重失眠、變得沉默寡言、行動遲緩,害怕面對人群,宛如陷入憂鬱流沙,身體的自主能力一點一滴地流失了,而自信心、安全感也跟潰堤。當她越是心急、越是掙扎,就陷得越深;藥物副作用使得記憶漸漸空白,更令她感到失落。「環境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但要不要笑是自己可以決定的。」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考驗,陳良基決心卸下部長職位,提前從台大退休。除了安排太太接受精神科的專業醫療和心理諮商之外,他也每天按表操課地陪伴太太定期散步、做運動、追劇、出遊,鼓勵她寫下「煩惱筆記本」……經過兩年悉心照顧與一家人同心協力的努力,那個熟悉的太太又回來了。罹患憂鬱症不是誰的錯,只是大腦生病了。身為守護者的你,若能用包容的心去理解,持之以恆的陪伴,就能看見痊癒的曙光。
日期:2023-12-05